原文刊载在我的新浪博客,为分开生活和学习,将其发表在这里。
目录
一. 产品定位
“秒拍十秒拍大片”这就是秒拍的产品主题,秒拍的产品定位就落在短视频行业。秒拍只是一下科技旗下的一款短视频产品,一下科技的品牌定位是领先的移动视频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相比秒拍,一下科技的其他两款产品Vitamio和Vplayer似乎更像符合品牌定位的产品,但是秒拍的知名度远胜过前面两款产品,这应该是秒拍市场定位的功劳。
近两年,随着90后逐渐占据年轻消费人群的主体,90后的群体文化也逐渐从社会亚文化变为社会主体文化。当逗比、张扬、爱秀等群体特质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主体文化时,迎合这些特质的产品就会应运而生。早年的美图、微视、微拍到美拍,到2014年下半年伴随冰桶挑战突然火爆的秒拍,以及在三四线城市精耕细作的快手,都是同一类型产品,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逗、爱秀的特点。秒拍根据市场规划选定的市场定位,目标人群同样也是年轻的消费群体或者更进一步说,所有爱秀自己的人群。在既定的市场下,秒拍的产品定位就是能快速拍出短小精悍有意思的视频的工具类移动应用产品,其实在相同的市场需求以及由需求产生的同质化的定位下,我上面曾列举的产品定位几乎是一样。
二. 产品功能分析
秒拍的核心功能是短视频拍摄及为短视频添加各类音乐效果、视觉效果,其他的功能包括了观看其他用户拍摄的短视频、一定的社交功能。
秒拍的核心功能短视频拍摄以及为短视频添加各类音乐效果、视觉效果。在这一项功能上,秒拍几乎满足了来自用户的大部分需求。秒拍的短视频分两类,一种是用3~6张图片来组合成一段10秒钟的短视频,可添加图片的放映方式还可以选择背景音乐,另一种是十秒或是六十秒的自主拍摄的短视频,可给短视频添加背景音乐、特效、电影的台词、贴纸、滤镜等内容。在4.0版本添加的水印与智能变色功能是产品的一大特点,深受用户的喜爱在后来的版本中这两项功能模块也一直保留了下来。除此之外,秒拍还提供了一定的视频编辑功能作为对视频内容的补充,觉得对视频内容不够满意的用户可以通过裁剪拼接其他视频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用户可以发表短视频也可以将短视频保存在本地,还可以将短视频分享到微博、微信、朋友圈、QQ、QQ空间等网络社交场所。
秒拍提供观看其他用户短视频的服务,在秒拍的首页提供多达六个二级入口,分别是热门、明星、小咖秀、搞笑、女神、卖萌,在这些入口下面有包含各自主题内容的短视频。在app底部的一级入口中还有一个24小时热榜,该入口下提供了最近24小时内比较火的短视频,但个人认为与首页的热门有些重合。秒拍还提供了精选、关注、同城三个分类,这三个分类中,精选是对内容的官方编辑,适合绝大多数想要观看短视频的用户。关注与同城其实是和社交功能进行交叉的一项内容,在这些内容里面你看到的是你关注的用户以及和你同城的用户的短视频。总的来说在该项服务上,秒拍明显知道内容驱动的重要性,各个分类可以应对不同用户的需求。
秒拍的社交功能其实是依附于秒拍的核心功能之上的,秒拍向用户提供关注、添加新好友、喜欢、评论、@等功能,有点四不像但是考虑到秒拍和微博的深度合作关系(用户其实是互通的)以及秒拍公共开放的属性,秒拍的社交功能其实是一个视频内容版的微博,但是因为短视频主导的原因,秒怕的社交功能做得相当简陋,仅能提供满足短视频需求的基本功能。
三. 产品体验分析
从秒拍的使用上来说,秒拍的体验做得相当好,这也是为什么它可以从2013年底推出第3.5版到如今6.1版一直深受用户喜爱。但没有产品是完美的,所有的产品都有一些不识完善的地方,下面就说几个秒拍体验不是很好的地方。
受用户吐槽最多的就是秒拍的拍摄镜头过于死硬,不能随意调整大小,下面的三个按钮拍摄、图片、视频占据了过多的地方,显得风格死硬不够灵活,但是这一点可能和不同机型有关,不同的机型屏占比不同现实效果大概也不同。就我个人感觉,我认为秒拍应当考虑将拍摄画面放大或缩小由用户自控,之所以秒拍的拍摄画面是固定的大小,我认为是秒拍竭力想将拍摄的画面控制城长方形,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视频观看起来会非常奇怪。大家在PC端玩微博会经常看到秒拍拍摄的视频,视频在正方形的网页播放器中仅占最正中的一块长方形,全屏观看简直是一种折磨。短视频是移动端的产物,但是分享的媒介上多PC端用户,PC用户的观感也很重要,如何协调这其中的矛盾,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秒拍的视频处理工程也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抛开手机性能的问题,秒拍的视频处理速度也算慢的。拍摄结束过后,秒拍会自动播放,在播放前会显示视频在处理中,这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自动播放结束又会显示自动播放,在播放前同样有一个视频处理过程,这又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如果你打算添加什么特效之类的东西,每添加一次就会是一次视频处理过程,就是一次等待的过程,如果你对特效不满意的话重新添加新特效还是一次处理过程还得等待,总之在视频处理过程中充斥了视频处理过程。这一点是我访谈到的多数放弃秒拍的用户给出的理由,也是大多数我访谈到的用户反映的问题。关于视频制作,还有很多用户认为秒拍目前提供的效果太少了,而且现有DIY方式过于繁琐,以及无法为视频添加自定义字幕等等一些问题。
秒拍的播放也是一个很奇怪的设置,移动端你几乎只能在固定大小观看短视频,想要放大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放大的设置。视频的画质参差不齐,观看起来效果也不是很好。PC端有些视频看上去是上面提到过的长方形镜头,全屏效果极差,在移动端与PC端都难以让人满足的情况下,体验还奢望别人给你好评吗?
秒拍作为一款短视频应用它的页面设置也是很让人看不懂的。App首页显示了精选(顶部次一级入口)、热门(顶部二级入口)、热榜(底部一级入口)这三个内容有重复之嫌的入口,作为内容为驱动的模块,这三个入口的内容的目标人群是否相同?秒拍的首页看上去过于细化,入口过多,给人一种设计失误的感觉,加之如果浏览时视频加载速度太慢视频首页的使用体验就非常不好。安卓版的产品设计我想开发人员完全没考虑安卓4.x版本以上使用android design的设计模式,app的页面设置也不太方便,例如热榜和消息的位置设置、顶部的发现栏标识不够直观。
秒拍的DAU我不知道具体数据,但是我玩的时候我感觉人气并不是特别火爆,有一些热门短视频评论下面几乎一半是黄色小广告、微商、淘宝广告,剩下部分是分享评论,带主观意志的评论占评论总量的一半不到。多数人观看秒拍几乎不在秒拍客户端上而是在微博或者朋友圈、QQ空间等一些社交平台上,这些平台分走了短视频带给秒拍的大部分流量,但秒拍还是应该自己做好自己那部分工作。尤其是敏感信息方面,你可以在很多热门视频下面看到一些涉及敏感信息的评论,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看上去牛头不对马嘴的评论。
总的来说,秒拍目前体验不好主要体现在短视频拍摄、制作、观看、用户活动这几个方面,仅其中一项涉及到秒拍的核心功能,但已经是让人体验不好,所以秒拍应该尽可能加快产品迭代速度进行产品改进,用户从来都是喜新厌旧,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抛弃你。
四. 竞品分析
(一) 市场趋势、业界现状
随着4G时代的到来,大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也不在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片,短视频变得越来越流行。从易观2014年第三季度短视频社交用户使用状况数据来看,短视频已经迎来爆发。数据现实,排名居首位的美拍的活跃用户达到2128.9万人,而微视发展迅速,活跃用户达到了584.27万人。秒拍、微拍等位居其后,随着微信、微博的持续火爆助推了UGC短视频的流行。2014年下半年的冰桶挑战,2015年年初的短视频拜年等活动帮助下,秒拍逐渐向前排靠拢,逐渐形成了美拍和秒拍争霸,其他产品各自占据一定用户的局面。今年1月美图CEO吴欣鸿宣布美拍用户超过1亿,日活跃用户500万,月活用户4000万。今年5月13日,y一下科技通过对旗下产品分析,对秒拍进行功能整合,两天内迅速排版出一款名为小咖秀的对口型视频软件,从5月13日到7月27日,短短75天的时间,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达到了1500万,这个“人生如戏,全凭演技”的App如一匹黑马引爆全民飚戏热潮,排名打败竞品美拍和快手,冲进人们视线焦点,使得秒拍迅速扭转局面,夺回失去的用户,重新站稳了脚跟,甚至有超越美拍的趋势。在短视频的狂潮下,用户也越来越挑剔,对于应用的选择也是不满意就换的心态,在既定的行业现状下,没有突破性的变革,任何一款产品都难有作为。
(二) 竞争对手的企业愿景、产品定位及发展策略
近两年秒拍的主要竞争对手一直是美拍,美拍是美图公司的美图系列产品。美图公司成立于2008年,公司从最开始的美图秀秀这款软件开始,围绕着“美”创造了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美图手机等一系列软硬件产品。截至2015年4月8日,美图公司移动端产品的用户总数已经达到9.8亿,覆盖了6.8亿台移动设备。其中发布不到一年的美拍拥有1.3亿用户,是美图公司让颜文化深入人心,可以说美图公司在“秀”领域就是行业老大。美拍的产品定位是短视频社区,发展策略是作为美拍系列产品补充,与同类型产品做出差异化的功能,鼓励用户自创自传播,因为美图公司在该领域的长期精耕细作,巨大的用户基数,加之长期的技术经验积累,使得美拍在发布的短期内可以迅速火爆起来,有力的推广活动使得美拍更是在一年时间不到,后来居上,成为短视频领域的龙头老大。推出美拍的美图公司早有经验教训,知道工具类产品的通病,在产品推出后乘着火爆的势头迅速转变产品发展策略,希望通过通过巨大的用户基数,将工具性产品向平台化发展,建立起竞争壁垒。就现在来看,美拍做得还不错,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早在美拍之前美图公司已经在做平台化工作,第二美拍社区产生的UGC和PGC可以很好的填补平台化的需要。
(三) 目标用户
美拍的目标人群几乎和秒拍一样,但是美拍也淡化了美图系列产品的女性话题,相比系列的产品,美拍的目标用户范围更大,不再是年轻爱美的女性而是所有年龄层次,所有爱秀出自己的人,更多的,美拍是希望所有喜爱短视频、想要制作出短小精悍有趣的短视频的人成为它的用户。
(四) 市场数据
2014 年 5 月 8 日,美拍上线,在 2015 年 1 月 21 日用户量达到了 1 亿,用了 9 个月的时间,美拍视频上传数量 2 亿,日上传量达 95 万,每日视频分享次数159万,每日视频播放次数1.6亿,日活跃用户 500 万,月活跃用户 3000 多万,平均用户停留时长 15 分钟。2015年5月8日美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7日,美拍用户数突破1.4亿,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1431万,其中客户端 750万(占比52%),网页版680万(占比48%)。同时,美拍每日视频上传数突破100万,每日视频播放数 2.4亿。
(五) 核心功能
美拍的核心功能与秒拍相似,是以短视频拍摄制作为主要卖点,同时兼备UGC和PGC为主要填充内容的社区服务。短视频的拍摄上,美图提供剪辑,滤镜,水印,音乐,高清画质等几项功能模块。相比秒拍在视频编辑阶段的长耗时,美拍在编辑阶段等待时间较少,在视频合成阶段花费的时间略多一点。美拍提供的3~6张图片合成短视频服务与秒拍一样。美拍也提供社交功能,并且因为美图公司巨大用户沉淀的基础下,美拍的社交功能比秒拍略完善一些,但仍旧薄弱仅作为提供服务的一种记名方式存在。年初美拍3.0添加了表情文、发现附近的视频、私信等三项服务,分别作为美拍短视频服务、社交服务的补充。
(六) 交互设计
美拍的交互设计比起秒拍要好很多,首页看上去非常清爽。底部五个一级入口,顶部三个二级入口,以及顶部下方的搜索栏。相比秒拍那个搜索功能隐藏,美拍的搜索功能可以更便捷让用户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秒拍放在首页的几个视频分类,美拍将其放在了首页的二级入口频道下面,孰优孰劣,个人感觉美拍更好一点。UI设计方面,美拍也更成熟一些,使用暖色调使用户对产品更有耐心。短视频拍摄过程中,美拍的视频编辑时间比秒拍更短,但是视频合成过程比秒拍更长,这应该是有关系的,这样设计,应该各自有各自的侧重点,就用户反馈来看,美拍更为合适一些。
(七) 产品优缺点
优点
美拍的产品优点几乎和秒拍重合,相比之下视频处理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不断推陈出新的活动也是美拍的一大优点,美拍用户基础大社交方面给用户的满足更多,时效性也好,费的流量相比同类产品更少。
缺点
主要问题是拍摄大小也无法自由调整,视频特效太少,无法添加自定义片头甚至连基本的DIY都没有,视频合成阶段费时太多。短视频无法全屏观看,搜索功能太弱,用户无法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社交方面,关注的人和粉丝无法修改备注,分组还需要权限。
(八) 运营及推广策略
美拍在宣传推广中摒弃了其他系列产品强调女性的方式,但是 实际行动上,美拍运营的第一步就是抱紧了女人这个大腿。所有 人都知道,圈住了女人,就意味着滚滚财源。而对于美图公司, 女性就是一个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任何的摄影摄像机会她们都 不会错过。有了高使用率,紧随其后的分享、社交与导购等一系 列商业活动就水到渠成。其次美拍的傻瓜式操作也是它推广的一 大优势,女人在软件操作方面天生不喜欢繁琐和复杂,但是有足 够耐性等待,把视频处理所有复杂的后期工作,变成一键式的简 单操作,只要按一下,普通视频一秒就能变身精美MV。这一点, 美拍正好迎合了女人的需求与口味。美拍的推广活动也有一个特 点,大众和偶像都走在平民化的路线上,在美拍掀起的多次活动 中,我们能看到偶像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普通人的一面,而普通 人也乐于将自己与偶像的距离拉得更近参与到活动中去。最后就 是充满诚意的营销,美拍官方很好的利用了新浪微博这个平台, 美拍与用户不断沟通,了解产品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并且通过 饥饿营销将早已研发出来的安卓版按住不发布,不断根据IOS用 户反馈进行改进。在安卓版上线前,通过在各大平台的一系列向 安卓用户“道歉”的活动,制造了舆论优势后,迅速推广安卓版 App为安卓版打开了知名度,这也是为什么安卓版一上线,迅速 获得出乎外界意料的下载量。在后续推广策略上,美拍一直致力 于摆脱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2014年7月,在美拍视频总播放量 中,站外播放量占10.6%;2014年11月,站外播放量占7%;到 了2015年5月,这一数据已降至5%。美图想通过自己的美图系 列产品构建自己的生态链,不用依靠外部力量而完成自给自足。
(九) 总结
美拍市面上主要的竞争对象是秒拍,从美拍的主题“十秒也能拍大片”可以看出,这两款产品几乎是为了满足同一群人的同一种需求而产生的,在同质化的定位下,两款产品无论是功能还是设计都是差不多。相比2013年底已经推出版本3.5的秒拍,美拍2014年3月才在苹果商店发布第一个版本,凭借美图积累的大量用户基数以及产品推广力度加强,美拍与秒拍在市场上一直平分秋色,在2015年初美拍甚至有超过秒拍的趋势。秒拍优势在于与微博的深度合作关系,这使秒拍牢牢占据了微博这个推广平台,和美拍相持不下。最近半年,秒拍通过微博上的数次活动不断推广出新的功能,甚至在今年五月通过对产品模块的整合开发出小咖秀这一款现象级的产品(实质上小咖秀就是秒拍的一个特定功能级副产品),引爆了全民对口型热潮。美拍在最近半年秒拍运营推广策略打压下略显疲态,但是就产品本身而言秒拍要改进的地方很多,美拍的交互、用户体验要比秒拍完善很多。进一步的,相比秒拍对微博这个社交平台的依赖,美拍已逐渐摆脱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同时美拍也正在摆脱工具型app的局限,用户不仅用美拍来制作精美视频,还引导他们养成了在美拍内浏览视频、分享互动的习惯。
五. SWOT分析
六. 盈利模式
秒拍短期内看得见的盈利模式可能主要是用户分成的广告模式。其实盈利模式并不是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初期乃至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的时候都在烧钱完全没考虑盈利的问题。三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追求卓越,成功将与你不期而遇”。同样秒拍现在获得了充足的投资,拥有足够的资金去做产品,它只需要把产品做好做成一款卓越的产品,到时候盈利模式将自动浮现出来。今年三月,秒拍的CEO韩坤也说到秒拍的商业模式是贴片和广告植入,但是当问道更具体的操作效果时,韩坤也说秒拍会先将产品做好,当基础内容完善时再进一步考虑商业模式,由此可见秒拍也并未考虑更为具体的盈利模式问题。
七. 总结及建议
秒拍的产品定位决定了产品的今后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来看,短视频领域的拓展空间还很巨大,值得秒拍去深挖,毕竟有了中国版的twitter再有一个中国版的Instagram也不是不可能,秒拍想要做到Instagram的样子,还有很多路要走,首先就是完善的产品功能,其次是优秀的用户体验,再就是从工具型产品向平台化转变。做好功能和内容,并且培养用户在秒拍上观看短视频的习惯,如此保证吸引到新用户留住老用户。
秒拍既然想做中国版的Instagram,那它的产品定位就应该开始转变,不能只是“十秒拍大片”这样充满工具性暗示的主题,更多的应该并重功能和内容,不能将内容作为产品的附属,如果仅提供功能弱化内容那就是一款工具应用,工具应用的结局无非是火爆过后迅速被新鲜感消退的用户抛弃,但如果将内容提到和功能同等地位,用户使用功能的同时还会去关注内容,从而通过内容的更新(相比为用户提供新的功能,提供新内容显然更简单,况且产品还可以自产内容)将用户不断留住,产品在用户手机上留存率才会高很多。
产品功能是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吸引新用户的绝对力量。秒怕的功能仅处于同行业中等偏上而已并非做得最好的,想要改变就应该考虑在短视频拍摄这个核心功能上下功夫,相比其他应用,秒拍可以在特效、电影、贴纸、滤镜、添加音乐等方面做出更多差异化的功能,秒拍还可以在视频编辑方面做一些特别一点的功能,比如特定的片头、片尾、字幕,还可以使用一些图片处理方面的技术来增加特效,比如动画化视频,给视频添加属于用户的水印,将用户的名字和秒拍放在一起,增加用户对秒拍的认同和归属感。视频观看方面也可以做一些差异化的功能,同行业的短视频播放都是不可以缩放大小的,如果秒拍可以做出大小缩放播放,还可以全屏观看,那应该会是一个惊喜。社区内容方面可以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取消那些重复的分类,将那些首页的分类放到一个一级入口下面,将首页显得简洁一点,把隐藏较深的搜索功能放到首页里,让用户可以轻松使用搜索功能,还要改进搜索算法,现有搜索算法下用户经常找不到想看的内容。强化社交功能,设置类似腾讯的等级制度,每日签到这些功能可以设置一个,给用户使用产品一个借口,增加给关注和粉丝的添加备注名功能。同时查封掉那些经常发送敏感信息的账户,区别来自微博的不同用户,新浪微博存在大量僵尸账户,这些账户是一些营销公司的营销力量,打通微博账户后微博的僵尸账户也来到了秒拍社区下,区别对待不同活跃度的用户,甄选不同的用户,将一些属于僵尸的账户查封掉,为来自微博的活跃用户建立更完善的资料。
秒拍在运营推广方面可以更多的发挥自身的力量,而不是一味的作为微博附庸参与微博上的活动,将流量全部贡献给微博,与其将自身流量导向微博,为何不将在微博上获取的流量吸引到秒拍?大多数在微博上看秒拍的用户应该都知道,微博上面许多短视频同时都打上了美拍和秒拍的logo,但是视频收看者并不会关注这一点,视频收看者更关注视频内容,所以如果秒拍将视频外链到自己的网站里面,而用户在网站上看到更多有趣的视频,仅仅登录就可以收看,试问谁会拒绝?秒拍和微博并非处在不对等的关系上,实际上秒拍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微博出获取更多流量的。秒拍还可以通过研究更多讨女性欢迎的小功能来获取女性用户,并且不断推出各种有意思的活动,通过功能组合推出其他类似小咖秀的产品,来推广秒拍和社区。人类是社群性动物等到你获得了足够的人气后,马太效应就会显现,因此秒拍现阶段,就需要去做好产品,将功能不足的改进,交互体验不好的地方改进,选择适合自己的推广运营策略,关注美拍、微视等同行业产品的动态,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馈,对同行业产品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让其他产品的优点自己有,其他产品的缺点自己没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成为中国的Instagram。
后记:本产品分析我使用的秒拍版本是6.1.1,竞品分析中美拍版本是3.8。本产品分析仅供交流使用,不作其他任何商业用途,未经本人允许严禁私自转载。如涉及到任何责任或利益纠纷,请联系本人,我将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heshengbang/p/484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