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系列CPU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20-03-20 12:33:25

AMD与Intel

  AMD处理器即由AMD公司生产的处理器。AMD( 超微半导体 ) 成立于 1969 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目前AMD是唯一能与英特尔抗衡的CPU厂商,旗下的独立显卡部门也和NVIDIA平分天下。

  同主频的AMD处理器与Intel处理器,前者价格只是后者的一半左右,intel处理器的稳定性比AMD处理器的稳定性更好,AMD处理器的发热量比intel处理器的发热量大,但综合起来,AMD的性价比高。

AMD产品阶段

第一阶段

  80486至AMD K6阶段。初期的产品策略主要是以较低廉的产品价格为诉求,虽然最高性能不如同期的Intel产品,但却拥有较佳的价格性能比。

第二阶段

  K7阶段。K7的性能尤其是在浮点运算能力方面,受到不少DIY(自行组装计算机)用户的欢迎。由于相对于Intel,AMD对于CPU的倍频锁定限制较松,因此广受许多超频用户的欢迎。但也由于缺乏过热保护,超频过度的K7系列CPU有较高的烧毁风险,导致部分消费者对其稳定度的信心偏低。

第三阶段

  K8阶段。由于率先于Intel之前优先投入64位CPU的市场,使得AMD在64位CPU的领域有比较早发展的优势,此阶段的AMD产品仍采取了一贯的低主频高性能策略,解决因为电气性能有限导致CPU不稳定和发热量、耗电功率过大的问题,并导入使用IBM开发的SOI技术,使得K8相较同期Intel公司的P4处理器相同性能上有较低的功耗。

第四阶段

  K10阶段。由于原生四核心的设计复杂,加上电路设计Bug,导致AMD初期B2核心步进的Opteron(Barcelona)和Phenom(Agena)性能不彰,时脉提升困难。为此AMD特别发布解决B2核心步进BUG的Patch,名称为“TLB Patch”。AMD接下来还将发布解决TLB Bug问题的B3核心步进,可使AMD K10处理器的整体性能再提升15%。

第五阶段

  K10.5阶段,AMD在2007年5月已完成45纳米的SRAM晶圆生产,10月宣布45nm的处理器开始试产。AMD的45nm处理器在德国德累斯顿300mm晶圆厂Fab 36生产,生产制程由AMD与IBM合作开发。譬如沉浸平版印刷术、AMD第四代SOI、Ultra-Low-K等,与Intel的有所不同。AMD认为,即使没有High-K、金属栅极技术也能顺利步入45nm时代,并不是必要的,不过到了32nm就是必需的了。此番展示的处理器包括服务器版本“Shanghai”和桌面版本“Deneb”,均为高端四核心型号。AMD在2008年10月正式发布45nm处理器,首先推出的是“Shanghai”,之后在2009年5月推出了6核心的Opteron,代号“Istanbul”,仍使用Socket F脚位,2009年下半年推出AMD第三代Opteron平台,改用Socket G34脚位,推出代号“Sao Paulo”的6核心Opteron,将支持DDR3存储器与HyperTransport 3.0协议,还会推出12核心Opteron,代号为“Magny-Cours”。

AMD产品线

Sempron

  闪龙,低阶微处理器,其中文官方名称为“闪龙”,用以取代Duron处理器及与英特尔公司的Celeron D处理器竞争。“Sempron”来自拉丁文的“semper”,代表着“每天”,而产品也设计为每日的运算之选。较低级配备,单/双核心技术,性能与时钟频率较差,但温度相对低很多。

Athlon

  速龙,面向桌面电脑消费市场,更出色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办公效率,AMD双核速龙™64处理器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使用户在程序之间进行切换时,不必忍受计算机在任务切换时产生的停顿。

  Athlon 64 属于宏内核技术,适用于中低级用户。Athlon X2 属于双核心技术,适用于要处理多任务作业的用户。Athlon II 属于双/三/四核心45纳米技术,为 AMD 推出的平价产品, 与Phenom系列比较,此产品均不设L3cache,但把旧有的每核 512KB L2 cache,增至每核 1MB(四核仍为 512KB)。Athlon 64 FX属于单/双核心技术,运行性能较高,对多媒体处理、3D游戏,FX系列是最佳的选择。

Phenom

  翼龙,中高端市场的处理器系列。采用真四核设计,架构有K10和K10.5,制程工艺有65纳米和45纳米。产品线包括双核、三核、四核以及六核。“羿龙”的“羿”取自中国古老神话“后羿射日”的典故,象征着挑战极限、超越梦想的含义。

FX

  推土机,面向高端发烧级用户,拥有DDR3-1866MHz原生内存支持、XOP指令集、模块化设计等多项新特性,全面取代羿龙II系列处理器。

Turion

  炫龙,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移动处理器,Turion64,宏内核技术,专门用于一般移动市场。Turion 64 X2,双核心技术,专门用于高性能移动市场。

Opteron

  皓龙,64位元微处理器。 Opteron处理器主要用于多路伺服器的领域上。 最早的Opteron处理器采用了K8微处理器架构,及至2007年后期逐步过渡至K10微处理器架构。 最新的Opteron采用的是2011年发表的Bulldozer微架构及其改版,2017年开始逐步转换至2016年发表的Zen微架构上。 除了x86及x86-64以外,还发售过使用ARM架构 (AArch64、ARMv8)的机种。其主要竞争对手为英特尔的Xeon处理器系列。

Ryzen

  锐龙,采用14/12nm FinFET制程及超线程技术,最高达三十二核心/六十四线程。采用ZEN架构,全新的制程带来了更低的功耗和发热量。

APU

  加速处理单元(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APU),是AMD“融聚未来”理念的产品,它第一次将中央处理器和独显核心做在一个晶片上,它同时具有高性能处理器和最新独立显卡的处理性能,支持DX11游戏和最新应用的“加速运算”,大幅提升了电脑运行效率。AMD的APU分为A4/A6/A8/A10/E/Athlon/Semprom等系列产品线,属于双/四核心技术,主打入门用户以及一般家用市场,除了AM1低功耗平台推出的Athlon及Sempron CPU外,其他平台中Athlon及Sempron大多遮蔽显示输出功能,而A4/A6/A8/A10都搭配CPU内置显示功能。

 

标签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