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医疗健康、环境治理、农业种植、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微生物组学研究持续火热,微生物组学技术已成为微生物研究领域科研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研究技术,对其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广大科研工作者在运用微生物组学技术开展研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计算中心开发了数据库建立、编程语言开发、绘图工具使用技巧及算法模型选择等一系列培训课程,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本次培训班分为四个阶段
1、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微生物组研究现状与应用、分析流程、方案设计以及Linux的常用操作和软件安装等。
2、掌握16S以及宏基因组数据分析结果及应用
深度剖析16S与宏基因组建库测序原理及分析结果解读,深度诠释各个分析结果。
3、带你进行微生物组学数据的分析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数据处理和宏基因组数据分析,如原始数据的质控和拼接、OTU聚类、物种注释、宏基因组数据的组装、基因预测以及基于物种丰度、功能丰度表进行的有效信息的统计分析。
4、深度体验微生物组大数据挖掘的奥秘
基于丰富的项目分析经验,针对不同研究目的,提供专业性分析方案及数据深度挖掘思路,并通过不同软件进行结果可视化。
主办单位:北京市计算中心
授课形式:线上直播
课程安排:2020年3月26-4月1日
讲次 |
主题 |
内容 |
时间安排 |
第一讲 |
微生物组学研究现状及应用 |
1、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概述 2、宏基因组的研究思路 3、三种宏基因组测序方案 4、常用数据库介绍 |
3月26日 9:30-11:00 |
第二讲 |
微生物组学数据分析上机基础 |
1、Linux常用命令使用和上机操作 2、Linux环境下软件安装 |
3月27日 9:30-11:00 |
第三讲 |
微生物多样性数据分析 |
1、质控流程:双端序列合并、提取barcode、质控、样品拆分、切除引物 2、生成OTU:序列格式转换、去冗余、聚类生成OTU 3、OTU筛选:嵌合体生成原理及去除方法、筛选细菌/真菌序列、生成代表性序列和OUT表 4、物种注释及进化树构建 5、常用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 6、常用Beta多样性距离矩阵计算 7、统计分析 7.1、Alpha多样性及组间比较统计 7.2、散点图展示样品及组间主坐轴分析(PCA/PCoA/NMDS) 7.3、样品与组间相关分析,并用热图可视化结果 |
3月27日 13:30-17:00 |
第四讲 |
宏基因组数据分析(一) |
1、宏基因组分析基本策略 2、数据质量评估 3、数据质量过滤 4、宿主污染过滤 5、数据组装 |
3月28日 14:00-16:00 |
第五讲 |
宏基因组数据分析(二) |
1、基因预测 2、物种注释(MEGAN) 3、功能注释(KEGG、eggNOG) 4、统计分析 聚类分析(物种、功能、基因) 差异分析(物种、功能、基因) |
3月29日 14:00-16:00 |
第六讲 |
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实现(一) |
R语言基础及R语言绘图 |
3月30日 9:30-12:00 |
第七讲 |
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实现(二) |
1、报告解读及常用分析图表在文章中意义 2、R绘图功能在微生物组学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韦恩图、花瓣图、散点图、热图、盒形图(箱线图)等 3、OUT/物种相关性分析 Network分析 4、物种与样本关系 Circos分析 |
3月31日 9:30-12:00 |
第八讲 |
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实现(三) |
1、差异物种分析 LEfSe分析 2、KEGG和COG预测分析 PIRUSt和STAMP 3、进化分析 ITOL |
4月1日 9:30-11:30 |
注:课程以实际发生为准,若调,会提前通知。
【交流】
QQ号:3498448850
邮箱:bcc_peixun@163.com
张老师 18618295767(微信同号)
于老师 15621925881
【注】开课前三天会发送邮件通知;确认开课后,开课前一天会将直播链接及上机账号发至您邮箱或微信。如未收到,请及时电话咨询。
来源:CSDN
作者:绿豆丫头
链接:https://blog.csdn.net/lvdouyatou/article/details/1047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