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存货分析报表

孤人 提交于 2020-03-03 23:34:26
对于存货分析,SAP提供了一大堆MC.*的报表,但基本无企业用,Why?因为大部分是基于信息结构,非常不准确!也很难利用起来。下面是库存分析中的一些名词解释:
一.存货周转率
制造企业中存货所占的流动资产比重较大,存货的变现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存货的变现能力,一般用存货的周转率来反映。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人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具体有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相关公式为:
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率高表示存货周转速度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资产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企业资产变现能力相对也高,同时库存帐龄越。
但是,过高的存货周转率可能导致存货不足或缺货,或者提高库存管理、交货频率和运输成本。
不过有的企业使用JIT管理,能做到极少库存或零库存,且不引起停工待料。
JIT管理被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并提供所需要的物料。不过真的能实现吗?
(1).按单生产,有MTO/BTO/ATO/ETO(Make to order/Build to order/Assembly to Order/Engineer to Order),即指以客户的订单为生产、采购的前提,通过订单来拉动生产、采购,假设真能如此,企业当然可以不生产多余的成品库存,不采购多余的原料。
(2).KanBan和拉式生产,生产现场没料了自动拉料,从哪拉呢?仓库?Ok,我想到一个笑话,说,古代私塾先生问财主的纨绔儿子大米是怎么种出来的,这小子答:从米店种出来的,他爸听了,非常生气地说:傻儿子,你不知道大米是米播种在田里长出来的吗? 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在上海参加hand的培训的时候听过kanban的概念,可是在系统里面还没有接触)
(3). VMI和HUB,显然你家仓库不会自动长出原材料,想要什么就要什么,要多少就有多少?那么如何作到库存想要就有呢,有这么些方式:
I.主要材料供应商直接就在隔壁,象传说JIT做的很棒的丰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被要求在汽车生产工厂旁边建立工厂,伸手就能要到料。
II. VMI,让材料供应商先把料放在你家仓库,用完了再算,并且后续结算时,如果材料降价,则按当时市场价格结算,如果材料涨价,不好意思,按当时消耗时计价。不然你家0库存了,却牺牲了供应商的利益。
III. HUB,集中库存地,很多集团设置专门采购公司,统一采购,对于需统一报关的原材料尤其重要,比如在保税区中建立Hub,生产备料在HUB中就准备好,统一分配到生产工厂。
你家产品有人哭着闹着下单吗? 没有; 你能强迫你家的供应商在你身边建立工厂吗? 不能;你能让你供应商乖乖送货先给你用然后在结算吗? 没门; 你家的生产现场管理很好吗?太差, SO, JIT  is impossible for U!(这个没错,我自己也不喜欢0库存的概念,企业接近零库存在某种意义上是降低了成本,但整个供应链会变得非常的脆弱。)
二.存货帐龄和呆滞料分析
通常库存周转率高,则帐龄低,存货帐龄高将引起呆滞甚至废料,比如有保质期的食品和药品, 库存账龄超过保质期直接就是废物,某家企业呆滞料竟然高达2亿,对于利润率低的企业绝对算得上致命打击。不同企业不同物料定义的呆滞周期不同,那么ERP如何定义和计算呆滞料呢?比如AB类物料超过180天未动即呆滞,C类超过90天未使用即呆滞, ERP中的计算逻辑可以参考如下:
简易型:
a.先取物料的最后出入库时间
b.输入呆滞查询时间或当前时间
c.两者相减大于90天的即呆滞品,并显示呆滞时间和呆滞数量。
现在,假设物料DZ1前期无库存,2008/01/01购入1000个,2008/04/04消耗1个,2008/06/06消耗1个,2008/11/11消耗1个,到2008/12/01来看DZ1的呆滞情况,由于2008/11/11有消耗,则2008/12/01分析时认为DZ1无呆滞,实际上该料早已经呆透了,1年下来总共才消耗了3个,呆滞了997个。
加强型:
a.先取物料的最后入库时间和当时数量
b.再查物料最后出库时间和数量
c.两者相减大于90天的即呆滞品, 并显示呆滞时间和呆滞数量。

现在,假设物料DZ1前期无库存,2008/01/01购入1000个,2008/04/04消耗1个,2008/06/06消耗1个,2008/11/11消耗1个,到2008/12/01来看DZ1的呆滞情况, 可以计算出呆滞997个和呆滞时间,但是实务中存货是连续补充和消耗的,假设2008/10/10再次补收了某未清采购单的10个(以后再不采购了),根据此逻辑,假设无批次管理,将认为DZ1一点也不呆滞,实际上呆滞得很透彻。
批次型:
接上例,假设物料DZ1前期无库存,2008/01/01购入1000个,批次1,2008/04/04消耗1个,2008/06/06消耗1个,2008/11/11消耗1个 ,2008/10/10再次补收了某未清采购单的10个,批次2, 默认使用先进先出,则呆滞品为997, 2008/10/10的10个暂时不呆滞,慢慢变呆滞。
  
加强型和批次型的区别在于:
物料的收发是不断持续的,无批次管理的物料你无法知道具体消耗的究竟是哪次采购入库的物料,因此你无法准确判断物料呆滞数量。简单实例,物料A在过去三年中采购了250次,每次100个,过去三年到现在发料25次,每次250个,即使实物是按采购入库先后存放,发放也大概是按先后入库发料,如果ERP系统中无批次管理,除非你模拟批次,从最初的第一次入库根据总消耗数扣除,一直扣除到最近的一次入库,象本例历史总消耗数为6250个,则采购第63次(63*100>25*250)就满足消耗,后187再根据入库时间计算呆滞,这种每次抓所有历史业务的报表基本上是无法跑出数据的,本身逻辑思路就很呆滞,哪里还能计算出库存的呆滞。如果使用批次,则只要首先查找出批次>0的再根据该批入库时间简单就能计算出帐龄判断是否呆滞,当然,实现批次也有很多副作用。
三.期间存货收发存
如何按期取得期初、期末库存和本期收发的数量和金额?(明细到按天查询历史库存的需求合理吗? )
相关Tcode:
MB51/ MR51/ MMBE|MB52
MMBE/MB52:最新库存个别/批量
MB51:查看物料的物料凭证
MR51:查看对应物料会计凭证(根据物料号查找某段时间所有的会计凭证)
注意:MR51查看物料业务交易发生金额数,在输入输入过帐日期范围比如2008/12/01到2008/12/31可查看出该期间带物料凭证的借贷发生额和余额,当然,影响物料金额的不仅仅是物料移动产生的会计凭证,还有象MIRO/MR21/MR22甚至是手工财务直接记帐时输入某物料时产生的凭证,因此,理论上, 余额应该就是当期库存金额增减数,但如果存在手工财务直接记帐输入物料的情况,则当期借贷加总余额数就不是当期库存金额增减数了,因为手工记帐不影响后勤模块,也不到物料帐。
 对于数量,只有W开头的凭证的数量才是有效数量。
总结:
     影响存货的金额有收发领替废转等移动(凭证W开头)、MIRO发票校验或金额调整、MR21/MR22价格变更/存货调整、物料分类帐结算凭证等,但不包括直接财务记帐+物料号的(打了补丁的R/3允许财务记物料消耗+物料号到工单,此时对工单产出物料的存货金额产生影响,但它本身存货金额无影响)。、
    影响存货有效数量的只有收发领替废转等移动(凭证W开头)。
相关表格:
MBEW|MBEWH/EBEW|EBEWH(普通库存/销售订单库存,其他库存略)
CKMLPP/CKMLCR(启动物料分类帐的表格)
MBEWH:库存历史表,保留有每个期间的库存(即期末库存),上月的期末即下月的期初,MBEWH有2个特点:一是为按期的累计库存;二是某期无任何物料移动则该表无记录,举例,假设2008/01月物料A的库存数为10,金额为100,价格为10元(有效价格,可以是标准价,也可以是移动价),2008/02起到2008/12月都无任何移动,则2008/12的期初一直往前追朔到有记录的2008/01。
CKMLPP/CKMLCR:实施了物料帐的企业,此两表保留了每个期间的期初/期末库存和实际周期价等信息,关于物料分类帐表此处不描述。
如何编写某期间期初期末和该期限收发报表?
注:未实施物料帐或不使用物料帐表格可以从MBEWH表(假设无特殊库存)取得任何一期间的期初(上期的期末,如果输入期间无记录,往前一直推到有记录数)和期末存货(如果输入期间无记录,往前一直推到有记录数,此时期初=期末)的库存数量和金额,如果需要期间交易明细,直接从BSEG中读出所有带物料号的凭证金额,就可满足比如期初库存金额+本期物料借方金额-本期贷发金额 = 本期期末库存金额,如上所讲, 一定要注意排除手工记帐直接加物料号部分,因这部分不到库存,也就不到MBEWH表中,企业应该尽量避免手工直接输入物料记帐的业务,可惜的是,很多实施物料帐的企业在物料帐结算完毕后才去采用手工差异+物料分摊的方式,而不是事前就找到异常原因杜绝差异分摊异常。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