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iATKOSv7+硬盘安装助手+变色龙
PC装MAC在很~久以前就有先行者开始尝试,但是在那个洪荒的年代,装个MAC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且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轻则无法引导系统,重则整个硬盘被格掉!好在,N年之后的今天,在PC上装MAC的技术门槛降低了不少,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虽然都不是“正统”的,但足见先行者“们”的强悍),我也才敢去尝试一下。
看了TONG哥的教程才上的!
顺便,给你一个信心:“只要硬件坚挺,软件永远昌盛”。所以在装的时候如果碰到的问题,也不要紧张,因为总有解决办法,或是有先行者,或是自己摸索。这个时候才是你积累经验的最佳时机。
动机
这个便是我的启蒙老师了!虽然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对MAC心驰神往过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依旧不敢下手。大一下装了个虚拟机式的MAC,哇,一个字“慢”!两个字“不爽”!
再后来,看到了如上那篇文章(动机一),又看到了YANGER的成功经历(动机二),在一苹果交流群上又听人说MAC多格出来的那两个盘在WINDOWS下是看不到的(这样就会很清爽!动机三)我就手庠了!
(在WINDOWS下看不到MAC的盘)
准备阶段
首先!我必须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的安装历程与那个教程会有不同,而且我认为在那个教程提供的资源和环境下,用我这个方法才能正常安装(不然等看重装系统吧……我栽过的)。
你如果手头有U盘最好,先做一个WINDOWS PE放到你的U盘里,因为后头会用它做点小事。当然,你可以在后面再来,但是那个时候你的电脑就不能启动了,只能通过别人的电脑来做PE了。所以,方便起见,还是现在就准备好吧!
你在网上搜一下关键词“Windows PE 老毛桃”(一个PE1.0的版本),下载一下就行了。安装到U盘的过程也很傻瓜。但是有一点,你的U盘会被格式化,所以先备份好U盘上的资料(这时候我会想,想要在PC上装到MAC会是多么得麻烦和不容易,但是,这一切都请放心,“只要硬件坚挺,软件永远昌盛”)。
做好之后,U盘就可以先放一放了。
下面是硬盘模式,如果你的机子比较新,会是SATAII的话,无良(或者无知)的OEM厂商可能会在BIOS中只设置一个“IDE”的兼容模式,而只有“AHCI”模式才能发挥SATAII的全部威力。关于如何知道你的电脑是“IDE”还是“AHCI”,以及如何切换(你突然改模式而不“通知操作系统一声”可能会导致启动时蓝屏),可以去网上自行学习。很简单的,这里只是提醒一下:由于之前U盘上的PE是1.0(XP的年代的东西,2.0的话,好像只是个命令行,没有GUI),只有在“IDE”模式下才看得到你的硬盘上的东西(这样在后面用U盘的时候才能发挥U盘的作用),而装MAC的时候,好像是得设成“AHCI”模式(只能说是好像,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没有试着IDE下装MAC)。
上面这一段话,我想,肯定会让不少人恶心得不想再看下去了(还没图……因为是理论性的东西)。其实只要知道“SATAII”、“IDE模式”、“AHCI模式”是什么,就很容易了。
家里网速慢得要杀人,我就去网吧下了MAC的镜像(iATKOSv7,3.50GB……),1MB/S就快了……然后,如那个教程所述,准备好了“三大件”:iATKOSv7镜像、变色龙、硬盘安装助手(在这里说下,这个“硬盘”安装好像是双关,它是把镜像文件写到“硬盘”上,再读“硬盘”上的这个镜像文件来把MAC装到“硬盘”上)。
(呵呵,还有YANGER的东东……)
开始安装
装之前,希望你已经是在“AHCI模式”下进行下面的工作了。
然后,分出两个区来,FAT32格式的,用来放镜像(6GB即可)和MAC系统(18GB即可,用得多的话可以再分大点)。
(如图,夹在中间的两个没有盘符的即是我格的盘“们”,左边的18GB,用来装MAC,右边的6GB用来放镜像)
分好了区,就开始写入镜像,像这样:
(我写到那个6GB的分区里头了~)
然后,启动变色龙,我是在WIN7下装的,就选择了WINDOWS7,然后,点“安装”。其实啊,这一步只是给7的BCD加个变色龙的启动项。(不加图了,很简单)
重新启动,你会发现多了一个多了一个叫“Chemelon”的启动项,就是它了,选择引导进去,然后会进入一个变色龙自己的引导选择界面,左右键选择到“iATKOSv7”这个盘上,回车进入。
然后就是安装界面了(都是英文……还好还好……)!这时在上方的菜单栏上选择“ULTILITIES”,再进入MAC的磁盘管理,把那个18GB的装MAC用的盘抹掉成“MacExtended(Journaled)”(好像是这个名字了)。之后的一步步教程里说得很清楚,也是一条线走下去不会出什么问题。
最后,安装之前一步,暂停一下!点“CUSTUMIZE”,自定义一下驱动!这里太~关键了!所有的安装失败与成功与否都是这里搞得鬼!
我的电脑配置:
cpu:intel core 2 Duo T5800,
内存:DDR2 667 1GB *2
显卡:nVidia Quadro NVS 160M
硬盘:希捷250G
芯片组:PM45+ICH9M
网卡:Broadcom 5874+Intel Pro/Set 5100 AGN
驱动选择原则:
1.Bootloader中的驱动全部不选,(选了你一个系统也进不去!不选还有解决办法,就是那个U盘PE)
2.显卡驱动不选,选了反而没有屏幕显示了(因为这个装Mac装了n遍)
3.选驱动宁缺勿滥,少了可也再去装,而选多了又得重装Mac!
在这里说下我装的驱动,以供参考(没有列出的,我没有选,有复制内容):
iATKOS V7 Main System (iATKOS V7 基本组件,必选)
/Extra directory (将在你的根目录创建一个Extra目录,这是一个放置x86驱动的地方,只有在Chameleon v2引导被选中的时候才会运行…这个不能被RAID 选择)
DSDT ( 这个补丁包用来修复你主板的DSDT文件.并且把它保存到一个主分区的目录中, DSDT修补程式v1.0.1e ,感谢fassl提取DSDT.)
Decrypters (这是在x86硬件上运行OSX系统必需的补丁,必须选择)
AppleDecrypt (核心破解驱动,必选)
dsmos (核心破解驱动,必选)
SMBIOS-EFI Air (用于笔记本电脑,用于显示系统概述)
AppleSMBIOS-28 (用于显示系统概述,版本:1.0.14 感谢:mac.nub,一般选这个就可以了)
9.7.0 Kernel voodoo (voodoo XNU 9.7.0内核,支持Intel/AMD,这个内核修复许多问题。来源Voodoo团队。)
Disabler (禁用不能正常启动的原版驱动)
RemoveTyMCE (删除TyMCE驱动,它可能会把你的电脑识别成MacPro4,1 这样可能会导致内核出错,Chameleonv2、SMBIOS或者其他的SMBIOS驱动可能会把你的电脑命名为MacPro4.1.这会导致内核出错,所以你可以通过安装这个补丁包来解决)
Intel SATA/IDE (支持非Intel的AHCI SATA/IDE。.纯真的10.5.7只能支持ICH7和一些ICH8 Non-AHCI SATA/IDE,但是这个驱动支持全部的ICH系
Speedstep Driver (电源管理,包括VoodooPower.kext v1.2.3,感谢:superhai 。)
Throttling Control (一个CPU管理工具,名叫:GenericCPUPMControl,感谢:superhai.)
Voodoo HDA driver (Voodoo HDA声卡驱动程序v0.2.1,支持各种集成声卡芯片.这个有些时候会导致内核出错,特别是使用改良版的ACPI驱动共同使用的时候,但是只要重启就可以解决了)
Voodoo PS/2 driver (别选择苹果的,会没用的。
Laptop Battery (笔记本电池检测驱动程序,作者:superhai 版本:VoodooBattery.kext v1.2.1)
NTFS-3G (安装用于读写Windows系统NTFS磁盘分区)
Broadcom BCM578xM (Broadcom BCM578xM芯片组的以太网驱动程序和en0修复驱动)
Languages (选择你看得懂的语言)
Post-Install Actions (Post-Install脚本必需在安装好OSX86系统后运行, 若是你想要升级或是更新你的OSX系统的话这个是必需选择的, 如果你只是驱动或是给系统打补丁你就不要选这个补丁)
选好了之后,你就装吧,装完,让你重启了。淡定,满怀信心地重启吧(也别无它法)!但是这时你就恶心了!发现重启之后,什么也启动不了!连启动菜单也没了!哇!冷静下来,其实这只不过是你的C盘没有被设置成“活动”的而已(就像YANGER遇到的问题“们”中的一个)。用你的U盘启动到你之前做的Windows PE吧(注意现在切回IDE模式)!
在PE里头,运行“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然后,右键C盘,“将分区标记为活动分区”,这样就成了。之后重启,选择从硬盘启动,就OK了!再进“Chemelon”吧!选你装MAC的盘,就可以进行设置了。一切顺利的话,就能看到那个震撼的画面并听到超炫的音乐了!下面发几个图吧(相机拍摄的,没压缩的图……):
(启动!)
(其实是一个“WELCOME”,但是定格得不好……设置时的欢迎界面0)
(这是设置好MAC后的第一个画面,很有纪念意义0!你会看到一个报错,估计大家装好后都会看到,只是说明一下了~)
显卡驱动由于没装,所以还在继续努力!
至此,大家自己学吧~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hsapphire」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hsapphire/article/details/83883903
来源:CSDN
作者:ayxiaomage
链接:https://blog.csdn.net/ayxiaomage/article/details/10415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