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递归遍历二叉树(详解)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19-12-19 03:19:05

前言

  对于二叉树的递归遍历比较简单,所以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非递归版。其中,中序遍历的非递归写法最简单,后序遍历最难。
  
节点的定义:

//Binary Tree Node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lchild;  //左孩子
    struct node* rchild;  //右孩子
}BTNode;


  首先,有一点是明确的:非递归写法一定会用到栈,这个应该不用太多的解释。我们先看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

分析

  中序遍历的递归定义:先左子树,后根节点,再右子树。如何写非递归代码呢?一句话:让代码跟着思维走。我们的思维是什么?思维就是中序遍历的路径。假设,你面前有一棵二叉树,现要求你写出它的中序遍历序列。如果你对中序遍历理解透彻的话,你肯定先找到左子树的最下边的节点。那么下面的代码就是理所当然的:

中序代码段(i)

BTNode* p = root;  //p指向树根
stack<BTNode*> s;  //STL中的栈
//一直遍历到左子树最下边,边遍历边保存根节点到栈中
while (p)
{
    s.push(p);
    p = p->lchild;
}


  保存一路走过的根节点的理由是:中序遍历的需要,遍历完左子树后,需要借助根节点进入右子树。代码走到这里,指针p为空,此时无非两种情况:
这里写图片描述
说明

  ①、上图中只给出了必要的节点和边,其它的边和节点与讨论无关,不必画出。
  ②、你可能认为图a中最近保存节点算不得是根节点。如果你看过树、二叉树基础,使用扩充二叉树的概念,就可以解释。总之,不用纠结这个没有意义问题。
  ③、整个二叉树只有一个根节点的情况可以划到图a。

  仔细想想,二叉树的左子树,最下边是不是上图两种情况?不管怎样,此时都要出栈,并访问该节点。这个节点就是中序序列的第一个节点。根据我们的思维,代码应该是这样:

p = s.top();
s.pop();
cout << p->data;

  我们的思维接着走,两图情形不同得区别对待:
1.图a中访问的是一个左孩子,按中序遍历顺序,接下来应访问它的根节点。也就是图a中的另一个节点,高兴的是它已被保存在栈中。我们只需这样的代码和上一步一样的代码:

p = s.top();
s.pop();
cout << p->data;

  左孩子和根都访问完了,接着就是右孩子了,对吧。接下来只需一句代码:p=p->rchild;在右子树中,又会新一轮的代码段(i)、代码段(ii)……直到栈空且p空。

2.再看图b,由于没有左孩子,根节点就是中序序列中第一个,然后直接是进入右子树:p=p->rchild;在右子树中,又会新一轮的代码段(i)、代码段(ii)……直到栈空且p空。

  思维到这里,似乎很不清晰,真的要区分吗?根据图a接下来的代码段(ii)这样的:

p = s.top();
s.pop();
cout << p->data;
p = s.top();
s.pop();
cout << p->data;
p = p->rchild;

根据图b,代码段(ii)又是这样的:

p = s.top();
s.pop();
cout << p->data;
p = p->rchild;


  我们可小结下:遍历过程是个循环,并且按代码段(i)、代码段(ii)构成一次循环体,循环直到栈空且p空为止。
  不同的处理方法很让人抓狂,可统一处理吗?真的是可以的!回顾扩充二叉树,是不是每个节点都可以看成是根节点呢?那么,代码只需统一写成图b的这种形式。也就是说代码段(ii)统一是这样的:
  
中序代码段(ii)

p = s.top();
s.pop();
cout << p->data;
p = p->rchild;


口说无凭,得经的过理论检验。
  图a的代码段(ii)也可写成图b的理由是:由于是叶子节点,p=-=p->rchild;之后p肯定为空。为空,还需经过新一轮的代码段(i)吗?显然不需。(因为不满足循环条件)那就直接进入代码段(ii)。看!最后还是一样的吧。还是连续出栈两次。看到这里,要仔细想想哦!相信你一定会明白的。

  这时写出遍历循环体就不难了:
  

BTNode* p = root;
stack<BTNode*> s;
while (!s.empty() || p)
{
    //代码段(i)一直遍历到左子树最下边,边遍历边保存根节点到栈中
    while (p)
    {
        s.push(p);
        p = p->lchild;
    }
    //代码段(ii)当p为空时,说明已经到达左子树最下边,这时需要出栈了
    if (!s.empty())
    {
        p = s.top();
        s.pop();
        cout << setw(4) << p->data;
        //进入右子树,开始新的一轮左子树遍历(这是递归的自我实现)
        p = p->rchild;
    }
}

  仔细想想,上述代码是不是根据我们的思维走向而写出来的呢?再加上边界条件的检测,中序遍历非递归形式的完整代码是这样的:
  

中序遍历代码一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WithoutRecursion1(BTNode* root)
{
    //空树
    if (root == NULL)
        return;
    //树非空
    BTNode* p = root;
    stack<BTNode*> s;
    while (!s.empty() || p)
    {
        //一直遍历到左子树最下边,边遍历边保存根节点到栈中
        while (p)
        {
            s.push(p);
            p = p->lchild;
        }
        //当p为空时,说明已经到达左子树最下边,这时需要出栈了
        if (!s.empty())
        {
            p = s.top();
            s.pop();
            cout << setw(4) << p->data;
            //进入右子树,开始新的一轮左子树遍历(这是递归的自我实现)
            p = p->rchild;
        }
    }
}



中序遍历代码二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WithoutRecursion2(BTNode* root)
{
    //空树
    if (root == NULL)
        return;
    //树非空
    BTNode* p = root;
    stack<BTNode*> s;
    while (!s.empty() || p)
    {
        if (p)
        {
            s.push(p);
            p = p->lchild;
        }
        else
        {
            p = s.top();
            s.pop();
            cout << setw(4) << p->data;
            p = p->rchild;
        }
    }
}

前序遍历

分析

  前序遍历的递归定义:先根节点,后左子树,再右子树。
  首先,我们遍历左子树,边遍历边打印,并把根节点存入栈中,以后需借助这些节点进入右子树开启新一轮的循环。还得重复一句:所有的节点都可看做是根节点。根据思维走向,写出代码段(i):

前序代码段(i)

//边遍历边打印,并存入栈中,以后需要借助这些根节点(不要怀疑这种说法哦)进入右子树
while (p)
{
    cout << setw(4) << p->data;
    s.push(p);
    p = p->lchild;
}

接下来就是:出栈,根据栈顶节点进入右子树。
前序代码段(ii)

//当p为空时,说明根和左子树都遍历完了,该进入右子树了
if (!s.empty())
{
    p = s.top();
    s.pop();
    p = p->rchild;
}

同样地,代码段(i)(ii)构成了一次完整的循环体。至此,不难写出完整的前序遍历的非递归写法。

前序遍历代码一

void PreOrderWithoutRecursion1(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BTNode* p = root;
    stack<BTNode*> s;
    while (!s.empty() || p)
    {
        //边遍历边打印,并存入栈中,以后需要借助这些根节点(不要怀疑这种说法哦)进入右子树
        while (p)
        {
            cout << setw(4) << p->data;
            s.push(p);
            p = p->lchild;
        }
        //当p为空时,说明根和左子树都遍历完了,该进入右子树了
        if (!s.empty())
        {
            p = s.top();
            s.pop();
            p = p->rchild;
        }
    }
    cout << endl;
}

下面给出,本质是一样的另一段代码:

前序遍历代码二

//前序遍历
void PreOrderWithoutRecursion2(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BTNode* p = root;
    stack<BTNode*> s;
    while (!s.empty() || p)
    {
        if (p)
        {
            cout << setw(4) << p->data;
            s.push(p);
            p = p->lchild;
        }
        else
        {
            p = s.top();
            s.pop();
            p = p->rchild;
        }
    }
    cout << endl;
}

在二叉树中使用的是这样的写法,略有差别,本质上也是一样的:

前序遍历代码三

void PreOrderWithoutRecursion3(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stack<BTNode*> s;
    BTNode* p = root;
    s.push(root);
    while (!s.empty())  //循环结束条件与前两种不一样
    {
        //这句表明p在循环中总是非空的
        cout << setw(4) << p->data;
        /*
        栈的特点:先进后出
        先被访问的根节点的右子树后被访问
        */
        if (p->rchild)
            s.push(p->rchild);
        if (p->lchild)
            p = p->lchild;
        else
        {//左子树访问完了,访问右子树
            p = s.top();
            s.pop();
        }
    }
    cout << endl;
}
  • 最后进入最难的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

    分析

    后序遍历递归定义:先左子树,后右子树,再根节点。   后序遍历的难点在于:需要判断上次访问的节点是位于左子树,还是右子树。若是位于左子树,则需跳过根节点,先进入右子树,再回头访问根节点;若是位于右子树,则直接访问根节点。直接看代码,代码中有详细的注释。

    后序遍历代码一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WithoutRecursion(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stack<BTNode*> s;
        //pCur:当前访问节点,pLastVisit:上次访问节点
        BTNode* pCur, *pLastVisit;
    
        pCur = root;
        pLastVisit = NULL;
        //先把pCur移动到左子树最下边
        while (pCur)
        {
            s.push(pCur);
            pCur = pCur->lchild;
        }
        while (!s.empty())
        {
            //走到这里,pCur都是空,并已经遍历到左子树底端(看成扩充二叉树,则空,亦是某棵树的左孩子)
            pCur = s.top();
            s.pop();
            //一个根节点被访问的前提是:无右子树或右子树已被访问过
            if (pCur->rchild == NULL || pCur->rchild == pLastVisit)
            {
                cout << setw(4) << pCur->data;
                //修改最近被访问的节点
                pLastVisit = pCur;
            }
            /*这里的else语句可换成带条件的else if:
            else if (pCur->lchild == pLastVisit)//若左子树刚被访问过,则需先进入右子树(根节点需再次入栈)
            因为:上面的条件没通过就一定是下面的条件满足。仔细想想!
            */
            else
            {
                //根节点再次入栈
                s.push(pCur);
                //进入右子树,且可肯定右子树一定不为空
                pCur = pCur->rchild;
                while (pCur)
                {
                    s.push(pCur);
                    pCur = pCur->lchild;
                }
            }
        }
        cout << endl;
    }

      下面给出另一种思路下的代码。它的想法是:给每个节点附加一个标记(left,right)。如果该节点的左子树已被访问过则置标记为left;若右子树被访问过,则置标记为right。显然,只有当节点的标记位是right时,才可访问该节点;否则,必须先进入它的右子树。详细细节看代码中的注释。

    后序遍历代码二

    //定义枚举类型:Tag
    enum Tag{left,right};
    //自定义新的类型,把二叉树节点和标记封装在一起
    typedef struct
    {
        BTNode* node;
        Tag tag;
    }TagNode;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WithoutRecursion2(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stack<TagNode> s;
        TagNode tagnode;
        BTNode* p = root;
        while (!s.empty() || p)
        {
            while (p)
            {
                tagnode.node = p;
                //该节点的左子树被访问过
                tagnode.tag = Tag::left;
                s.push(tagnode);
                p = p->lchild;
            }
            tagnode = s.top();
            s.pop();
            //左子树被访问过,则还需进入右子树
            if (tagnode.tag == Tag::left)
            {
                //置换标记
                tagnode.tag = Tag::right;
                //再次入栈
                s.push(tagnode);
                p = tagnode.node;
                //进入右子树
                p = p->rchild;
            }
            else//右子树已被访问过,则可访问当前节点
            {
                cout << setw(4) << (tagnode.node)->data;
                //置空,再次出栈(这一步是理解的难点)
                p = NULL;
            }
        }
        cout << endl;
    }

    总结

      在非递归版本中的几个要点:
      ①、我们需要理解三种遍历方法的思想(以跟节点为基准);
      ②、所有的节点都可看做是父节点(叶子节点可看做是两个孩子为空的父节点);
      ③ 、利用堆栈来保存中间值,来实现非递归版本。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