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Linux磁盘术语描述
什么是磁盘
磁盘就是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设备,即将圆形的磁性盘片装在一个方的密封盒子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磁盘表面划伤,导致数据丢失。简单地讲,就是一种计算机信息载体,也可以反复地被改写。磁盘有软盘和硬盘之分:
软盘(Floppy Disk)
软盘是个人计算机(PC)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的读写是通过软盘驱动器完成的。软盘驱动器设计能接收可移动式软盘,目前常用的就是容量为1.44MB的3.5英寸软盘。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作为一种可移贮存方法,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
硬盘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我们这里提到的磁盘分区中的磁盘指的就是硬盘
硬盘的接口类型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光纤通道和SAS五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是种新生的硬盘接口类型,还正处于市场普及阶段,在家用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前景
IDE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
SATA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和现在PC机硬盘的主流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SCSI
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光纤通道
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Fibre Channel,和SCSI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光纤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连接设备数量大等。光纤通道是为在像服务器这样的多硬盘系统环境而设计,能满足高端工作站、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外设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等系统对高数据传输率的要求。
SAS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
##磁盘分区
###什么是磁盘分区
计算机中存放信息的主要的存储设备就是硬盘,但是硬盘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对硬盘进行分割,分割成的一块一块的硬盘区域就是磁盘分区。在传统的磁盘管理中,将一个硬盘分为两大类分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主分区是能够安装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计算机启动的分区,这样的分区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后安装系统,直接存放文件
磁盘分区是使用分区编辑器(partition editor)在磁盘上划分几个逻辑部分,盘片一旦划分成数个分区(Partition),不同类的目录与文件可以存储进不同的分区。越多分区,也就有更多不同的地方,可以将文件的性质区分得更细,按照更为细分的性质,存储在不同的地方以管理文件;但太多分区就成了麻烦。空间管理、访问许可与目录搜索的方式,依属于安装在分区上的文件系统。当改变大小的能力依属于安装在分区上的文件系统时,需要谨慎地考虑分区的大小
###磁盘分区的目的
- 分区允许在一个磁盘上有多个文件系统。有许多理由需要这么做:
- 有利于管理,系统一般单独放一个区,这样由于系统区只放系统,其他区不会受到系统盘出现磁盘碎片的性能影响。
- 碍于技术限制(例如旧版的微软FAT文件系统不能访问超过一定的磁盘空间;旧的PC BIOS不允许从超过硬盘1024个柱面的位置启动操作系统)
- 如果一个分区出现逻辑损坏,仅损坏的分区而不是整个硬盘受影响。
- 在一些操作系统(如Linux)交换文件通常自己就是一个分区。在这种情况下,双重启动配置的系统就可以让几个操作系统使用同一个交换分区以节省磁盘空间。
- 避免过大的日志或者其他文件占满导致整个计算机故障,将它们放在独立的分区,这样可能只有那一个分区出现空间耗尽。
- 两个操作系统经常不能存在同一个分区上或者使用不同的“本地”磁盘格式。为了不同的操作系统,将磁盘分成不同的逻辑磁盘。
- 许多文件系统使用固定大小的簇将文件写到磁盘上,这些簇的大小与所在分区文件系统大小直接成比例。如果一个文件大小不是簇大小的整数倍,文件簇组中的最后一个将会有不能被其它文件使用的空闲空间。这样,使用簇的文件系统使得文件在磁盘上所占空间超出它们在内存中所占空间,并且越大的分区意味着越大的簇大小和越大的浪费空间。所以,使用几个较小的分区而不是大分区可以节省空间。
- 每个分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例如,如果一个分区很少往里写数据,就可以将它加载为只读。如果想要许多小文件,就需要使用有许多节点的文件系统分区。
- 在运行Unix的多用户系统上,有可能需要防止用户的硬连结攻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home和/tmp路径必须与如/var和/etc下的系统文件分开。
###分区类型
硬盘分区之后,会形成3种形式的分区状态;即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非DOS分区
非DOS分区
在硬盘中非DOS分区(Non-DOS Partition)是一种特殊的分区形式,它是将硬盘中的一块区域单独划分出来供另一个操作系统使用,对主分区的操作系统来讲,是一块被划分出去的存储空间。只有非DOS分区的操作系统才能管理和使用这块存储区域。
主分区
主分区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
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分区,它仅仅是一个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这样在主引导扇区中除了主分区外,仅需要存储一个被称为扩展分区的分区数据,通过这个扩展分区的数据可以找到下一个分区(实际上也就是下一个逻辑磁盘)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类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区。无论系统中建立多少个逻辑磁盘,在主引导扇区中通过一个扩展分区的参数就可以逐个找到每一个逻辑磁盘。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他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分区格式
磁盘分区后,必须经过格式化才能够正式使用,格式化后常见的磁盘格式有:FAT(FAT16)、FAT32、NTFS、ext2、ext3等。
FAT16
这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95操作系统中最常见的磁盘分区格式。它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最大为2GB的硬盘,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获得操作系统支持最多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95、Win97到Win98、Windows NT、Win2000,甚至火爆一时的L i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但是在FAT16分区格式中,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磁盘利用效率低。因为在DOS和Wi 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这样,即使一个文件很小的话,它也要占用了一个簇,剩余的空间便全部闲置在那里,形成了磁盘空间的浪费。由于分区表容量的限制,FAT16支持的分区越大,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费也越大。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公司在Win97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FAT32。
FAT32
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 GB的限制。由于硬盘生产成本下降,其容量越来越大,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我们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磁盘的管理。而且,FAT32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少磁盘的浪费,提高磁盘利用率。支持这一磁盘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有Win97、Win98和Win2000。但是,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采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运行速度比采用FAT16格式分区的磁盘要慢。另外,由于DOS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所以采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就无法再使用DOS系统。
NTFS
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它能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通过对用户权限进行非常严格的限制,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系统与数据的安全。支持这种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已经很多,从 Windows NT 和 Windows 2000 直至 Windows Vista 及 Windows 7,Windows 8。
ext2、ext3
ext2,ext3是linux操作系统适用的磁盘格式,Linux ext2/ext3文件系统使用索引节点来记录文件信息,作用像windows的文件分配表。索引节点是一个结构,它包含了一个文件的长度、创建及修改时间、权限、所属关系、磁盘中的位置等信息。一个文件系统维护了一个索引节点的数组,每个文件或目录都与索引节点数组中的唯一一个元素对应。系统给每个索引节点分配了一个号码,也就是该节点在数组中的索引号,称为索引节点号。 linux文件系统将文件索引节点号和文件名同时保存在目录中。所以,目录只是将文件的名称和它的索引节点号结合在一起的一张表,目录中每一对文件名称和索引节点号称为一个连接。 对于一个文件来说有唯一的索引节点号与之对应,对于一个索引节点号,却可以有多个文件名与之对应。因此,在磁盘上的同一个文件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去访问它。
Linux缺省情况下使用的文件系统为Ext2,ext2文件系统的确高效稳定。但是,随着Linux系统在关键业务中的应用,Linux文件系统的弱点也渐渐显露出来了:其中系统缺省使用的ext2文件系统是非日志文件系统。这在关键行业的应用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Ext3文件系统是直接从Ext2文件系统发展而来,ext3文件系统已经非常稳定可靠。它完全兼容ext2文件系统。用户可以平滑地过渡到一个日志功能健全的文件系统中来。这实际上了也是ext3日志文件系统初始设计的初衷。
##格式化
什么是格式化
格式化(format)是指对磁盘或磁盘中的分区(partition)进行初始化的一种操作,这种操作通常会导致现有的磁盘或分区中所有的文件被清除。格式化通常分为低级格式化和高级格式化。如果没有特别指明,对硬盘的格式化通常是指高级格式化,而对软盘的格式化则通常同时包括这两者
###格式化区分
低级格式化低级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就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可见,低级格式化是高级格式化之前的一件工作,它只能够在DOS环境来完成。而且低级格式化只能针对一块磁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每块有品在出厂时,已由硬盘生产商进行低级格式化,因此通常使用者无需再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其实,我们对一张软盘进行的全面格式化就是一种低级格式化。
需要指出的是,低级格式化是一种损耗性操作,其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许多硬盘厂商均建议用户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妄”使此招。当硬盘受到外部强磁体、强磁场的影响,或因长期使用,硬盘盘片上由低级格式化划分出来的扇区格式磁性记录部分丢失,从而出现大量“坏扇区”时,可以通过低级格式化来重新划分“扇区”。但是前提是硬盘的盘片没有受到物理性划伤。
高级格式化高级格式化
高级格式化就是清除硬盘上的数据、生成引导区信息、初始化FAT表、标注逻辑坏道等。一般我们重装系统时都是高级格式化,因为MBR不重写,所以有存在病毒的可能。MBR病毒可以通过杀毒软件清除或者在DOS下执行 fdisk /mbr 重写MBR 以彻底清除病毒。
简单地说,高级格式化就是和操作系统有关的格式化,低级格式化就是和操作系统无关的格式化。
高级格式化主要是对硬盘的各个分区进行磁道的格式化,在逻辑上划分磁道。对于高级格式化,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格式化程序、不同的格式化结果、不同的磁道划分方法。
低级格式化是物理级的格式化,主要是用于划分硬盘的磁柱面、建立扇区数和选择扇区间隔比。硬盘要先低级格式化才能高级格式化,而刚出厂的硬盘已经经过了低级格式化,无须用户再进行低级格式化了。一般,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用户才需要进行低级格式化,比如说,你的硬盘坏道太多,经常导致存取数据时产生错误,甚至操作系统根本无法使用,那么你就需要进行低级格式化了。再有如果你的硬盘上的某些和低级格式化有关的参数被病毒破坏了,如硬盘间隔系数等,那么你只有进行低级格式化重新建立这些参数了。
很多主板的CMOS中都提供了进行低级格式化的功能,一般在HDD Low Level Format选项中,你的主板上如果有这个选项,你就可以直接使用其中的Hard Disk Low Level Format Utility进行低级格式化。也有很多主板上没有低级格式化的功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最好使用该硬盘厂商提供的硬盘管理、低级格式化程序。也有一般通用的低级格式化程序,如DM(Disk Manager),PC-Tools等,如果你的硬盘是比较标准的,也可以使用这些工具进行低级格式化。
简单地说,高级格式化就是和操作系统有关的格式化,低级格式化就是和操作系统无关的格式化。
来源:CSDN
作者:风_抖落了叶
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9341113/article/details/10354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