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逻辑

建模的技巧及优化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20-04-08 03:29:16
建立模型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 数 据仓库建模质量直接影响数据仓库项目的质量,甚至成败。在进行建模之前,要对数据仓库的规模、组成及模型不同部分的功能定位有明确的定义。影响数据仓库建 模的因素众多,且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变化口下面的几个问题是较为通用和常见的,远远不是建立模型应该考虑的全部问题。 数据仓库的业务特点对建模的要求 1 数据仓库的数据组织是面向主题的,而不是面向报表的 数据仓库是面向业务分析的主要主题领域的,进行形成数据模型的定义。典型的主题领域主要包括: · ·顾客购买行为 · ·产品销售情况 · ·企业生产事务 · ·原料采购 · ·合作伙伴关系 · ·会计科目余额 要 对现有的报表需求进行细致的分类、分析和调整,不能为了实现单个报表而进行大量的建模工作。要根据分析的不同内容和主题对报表进行分类,明确报表中每一个 数据的定义、统计口径及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在整个数据仓库内统一的数据指标的定义,将数据指标按分析主题及分析维度进行归集,从而形成面向主题的数 据模型。 例如:我们的利润表报表,当业务部门发我们一个利润表 的报表,作为需求时,我们应该进行细致的分析,最终我们确定我们面向的主题不是利润表,而是比利润表更大的一个层次的所有科目业务量的主题,这样我们在做 别的报表,例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时,就不用重复建模的工作了,做到了软件工程中的可重用规则。 2.

MySQL 查询优化器(二)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20-04-07 05:36:48
1.6多个查询字段(常量条件) 多个查询字段的查询处理逻辑如下所示: JOIN:prepare阶段 setup_tables():同1.1测试。 setup_fields():同1.1测试。 setup_conds():同1.4测试。 JOIN:optimize阶段 optimize_cond():类似1.4测试,不同之处在于查询的where条件中有恒等常量,在优化过程中会调用remove_eq_conds将1=1条件删除。 make_join_statistics():与1.4测试类似,由于where条件查询有两个,并且其中一个条件可以通过索引查询。因此首先通过调用update_ref_and_keys()(sql\sql_select.cc:3967)函数,查找可以使用索引的字段。 SQL_SELECT::test_quick_select():同1.5索引测试 get_key_scans_params():同1.5索引测试。 choose_plan():同1.3测试。 greedy_search():同1.3测试。 best_extension_by_limited_search():同1.5索引测试。 JOIN:exec阶段 以下操作同1.3测试。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对于常量等式对查询优化器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会在optimize_conds时将常量等式删除

亲历者说:Kubernetes API 与 Operator,不为人知的开发者战争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20-04-06 22:03:32
原创作者:张磊、邓洪超 如果我问你,如何把一个 etcd 集群部署在 Google Cloud 或者阿里云上,你一定会不假思索的给出答案:当然是用 etcd Operator! 实际上,几乎在一夜之间,Kubernetes Operator 这个新生事物,就成了开发和部署分布式应用的一项事实标准。时至今日,无论是 etcd、TiDB、Redis,还是 Kafka、RocketMQ、Spark、TensorFlow,几乎每一个你能叫上名字来的分布式项目,都由官方维护着各自的 Kubernetes Operator。而 Operator 官方库里,也一直维护着一个知名分布式项目的 Operator 汇总。 https://github.com/operator-framework/awesome-operators 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个列表的长度已经增长了几十倍。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你仔细翻阅这个 Operator 列表,你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现今 Kubernetes Operator 的意义,恐怕已经远远超过了“分布式应用部署”的这个原始的范畴,而已然成为了容器化时代应用开发与发布的一个全新途径。所以,你才会在这个列表里看到,Android SDK 的开发者们,正在使用 Operator “一键”生成和更新 Android 开发环境;而 Linux 系统工程师们

单片机常用名词解释与常用逻辑电路

↘锁芯ラ 提交于 2020-04-06 16:52:45
MCS-51系列单片机 MCS-51系列单片机分为两大系列,即51子系列与52子系列。 51子系列:基本型,根据片内ROM的配置,对应的芯片为8031、8051、8751、8951 52子系列:增强型,根据片内ROM的配置,对应的芯片为8032、8052、8752、8952 这两大系列单片机的主要硬件特性如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8031、8031、8032、80C32片内是没有ROM的,对应着上表看,我们可以发现,51系列的单片机的RAM大小为128B,52系列的RAM大小为256B,51系列的计数器为两个16位的,52系列的计数器为三个16位计数器。51系列的中断源为5个,52系列的中断源为6个。 8051与80C51的区别: 80C51单片机是在8051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在单片机的发展过程中是先有8051,然后才有80C51的。 8051单片机与80C51单片机从外形看是完全一样的,其指令系统、引脚信号、总线等完全一致(完全兼容),也就是说在8051下开发的软件完全可以在80C51上应用,反过来,在89C51下开发的软件也可以在8051上应用。这两种单片机是完全可移植的。 既然这两种单片机外形及内部结构都一样,那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在哪里呢? 8051与80C51单片机的主要差别就在于芯片的制造工艺上。80C51的制造工艺是在8051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浅析逻辑代数、命题逻辑、一阶逻辑、高阶逻辑和数理逻辑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20-04-06 05:51:04
前言   此文是在本人学习完离散数学中的数理逻辑部分后,对标题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存在很大的疑惑。特此进行总结,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从逻辑代数开始   逻辑代数是一种用于描述客观事物逻辑关系的数学方法,由英国科学家乔治·布尔 (George·Boole) 于19世纪中叶提出,因而又称 布尔代数 。   所谓逻辑代数,就是把逻辑推理过程代数化,即把逻辑推理过程符号化。 从逻辑代数到命题逻辑   同样的,命题逻辑是将那些具有真假意义的陈述句接着进行符号化,产生原子命题。与此同时,当我们把逻辑代数中的运算符:与( · )、或( + )、非( - ),替换成命题逻辑中的联结词集:合取( ∧ )、析取( ∨ )、非( ¬ )、蕴涵( → ) 和等价( ↔ ) 之后,我们就进入了命题逻辑的研究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通常也将命题逻辑称作命题演算,后者的出现就是用来讨论前者的,这里不再区分。它与下面出现的一阶逻辑(谓词逻辑)都是数理逻辑的子集(或称之为分支),是数理逻辑的两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从数理逻辑开始,其实意义不大。要谈数理逻辑,不可避免的下一个主题就是逻辑代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数理逻辑一开始的诞生是没有意义的,它的创始人正是我们熟知的莱布尼茨(没错,就是高数中的那个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莱布尼茨一开始是想要建立一套普遍的符号语言

数据库设计方法、规范与技巧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4-03 22:14:08
原文地址: http://www.xiaohao.com/bfart/view.asp?id=160 一、数据库设计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中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现实世界的需求),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图来描述。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调查组织机构情况、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 跟班作业、开调查会、请专人介绍、询问、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查阅记录。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

多态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4-02 05:51:35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什么?” ——“封装、继承、多态。” 这大概是最容易回答的面试题了。但是,封装、继承、多态到底是什么?它们在面向对象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多态 多态(Polymorphic)其实也是一个顾名思义的词:“多态”就是一种事物的“多”种形“态”。 “多态”这个概念在面向对象中同样有多种形态:类的多态、方法的多态、以及实例的多态。 类的多态 类的多态最常见、也最好理解。子类继承了父类(包括实现某个接口)后,父类就有了多种形态:它既可以是父类本身,也可以是它的子类A,还可以是它的子类B、甚至可以是子类A的子类A1……在《 继承 》一文中,这种多态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就不赘述了。 方法的多态 绝大多数情况下,子类继承了父类之后都会重写父类的方法实现。这时,同一个方法就有了多种不同的实现,这就是一种方法的多态。当然,除了重写之外,还有一种方法的多态叫做“重载”,即通过修改方法的参数列表(参数类型、参数个数等)来为同一个方法提供多种实现。 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重载,也不太愿意把归入多态之中。Java以方法名+参数列表作为一个方法的“签名”,而重载修改了参数列表,也就修改了方法签名。这时,重载后的这些方法还能称为“同一个方法”的不同实现吗?此外,Java会在编译期就确定使用哪个重载方法,但只有到了运行时才能知道使用的是哪个类重写的方法。也就是说,重载并不具备多态所应有的

.NET 三层架构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20-04-02 02:35:14
用户界面表示层(USL) 业务逻辑层(BLL) 数据访问层(DAL) BLL将USL与DAL隔开了,并且加入了业务规则 各层的作用 1:数据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表示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 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具体的区分方法 1:数据数据访问层:主要看你的数据层里面有没有包含逻辑处理,实际上他的各个函数主要完成各个对数据文件的操作。而不必管其他操作。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也就是说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进行组合。 3:表示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三层结构解释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 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 加入了一个 中间层 ,也叫 组件层 。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

智慧园区数据库结构讲解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20-03-31 11:10:52
它以数据库为基础,分为三层结构: 一、物理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物理存贮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是用户加工的对象,由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 二、概念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是存贮记录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三、逻辑数据层 它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的集合。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 来源: 51CTO 作者: qiboqime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4453837/2482682

ASP.NET没有魔法——ASP.NET MVC & 分层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3-30 16:53:28
  上一篇文章简要说明了MVC所代表的含义并提供了详细的项目及其控制器、视图等内容的创建步骤,最终完成了一个简单ASP.NET MVC程序。   注:MVC与ASP.NET MVC不相等,MVC是一种开发模式,而ASP.NET MVC是MVC这种模式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本文中提到的MVC如果没有特指,那么均表示ASP.NET MVC。   本文将从ASP.NET的M-V-C到底代表什么?如何编写对应的代码?来讨论如何使用ASP.NET MVC开发应用程序。   ○ ASP.NET MVC与分层   ○ ASP.NET MVC中的M代表什么   ○ ASP.NET MVC的V和C是如何交互的   ○ ASP.NET MVC中的C应该如何处理业务逻辑   ○ 如何使用ASP.NET MVC ASP.NET MVC与分层   什么是分层?   在了解分层之前,先了解一下层次的概念,层次是指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具有多样性,可按物质的质量、能量、运动状态、空间尺度、时间顺序、组织化程度等多种标准划分。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既有共同的规律,又各有特殊规律。(来自百度百科)    所以分层实际上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律,将一个整体划分为多个层次,保证每一个层次中的内容都有共同的性质和特征,便于针对每一个层次进行维护管理。   代码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