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I(Mobile User Interface)是一套基于HTML5的,遵循html5+规范的,中国团队开发的,开源的,用于手机端界面开发的一套框架。mui框架是一个可以方便开发出高性能App的框架,也是目前最接近原生App效果的框架。目前,MUI是基于H5的最方便的App开发框架之一!
官网:http://dev.dcloud.net.cn/mui/
通过HBuilder,我们可以快速开发出H5网页,而它跑在MUI框架中的速度非常快。HBuilder内嵌了jquery、bootstrap、angular、mui等常用框架的语法提示库。
HBuilder内置HTML5+ APP开发环境,提供一套完整的移动应用开发解决方案。内置HTML5+ API语法提示,提高开发效率;集成真机运行环境,方便开发后即时在真机上查看运行效果;集成应用云端打包系统,不用部署xcode和Android sdk就可以打包应用。使开发者只需要使用HTML5、Javascript、CSS技术就可以快速开发跨平台的移动应用。
创建HelloWorld应用
“新建”->“移动App”
Manifest.json文件是5+移动App的配置文件,用于指定应用的显示名称、图标、应用入口文件地址及需要使用的设备权限等信息,用户可通过HBuilder的可视化界面视图或者源码视图来配置5+移动App的信息。HBuilder打开manifest.json文件后默认显示“可视化视图”,可配置应用的基本信息。
真机运行 run in device
写完代码后,我们可以通过真机运行来查看效果。
运行后,HBuilder中修改页面代码,保存后会自动同步到手机中,如果手机当前展示着被修改的页面,则会刷新页面。
发行打包
完成应用页面的编辑后,需要正式打包为原生的apk或ipa安装包。HBuilder提供的打包有云打包和本地打包两种。
无论云打包还是本地打包,都在HBuilder的菜单-发行中。
本地打包在该菜单下有详细教程,此处仅对云打包进行说明。
MUI开发
在Hbuilder中新建工程项目,需要在首页index.html界面引入:
把官方下载的MUI框架例题包里面的字体fonts文件夹copy到新建的工程项目中。
常用代码块参考http://dev.dcloud.net.cn/mui/snippet/
mui如何增加自定义icon图标
mui框架遵循极简原则,在icon图标集上也是如此,mui仅集成了原生系统中最常用的图标;其次,mui中的图标并不是图片,而是字体。官网参考:http://ask.dcloud.net.cn/article/128
浏览器访问阿里巴巴矢量图标库官网,选择登录方式,可直接使用新浪微博账号登录;http://iconfont.cn/
把生成的新图标下载到本地,为保证和mui目录结构统一,建议将字体文件放在fonts目录下,这样我们需要修改@font-face下得url属性;修改代码如下:
@font-face {font-family: “iconfont”; src:url(‘../fonts/iconfont.ttf’) format(‘truetype’); /* chrome、firefox、opera、Safari, Android, iOS 4.2+*/ }
将iconfont.css及iconfont.ttf两个文件分别拷贝到mui工程css及fonts目录下,然后即可在mui中引用刚生成的字体图标。
返回上一页的代码实现:
底部选项卡切换:
参考官方案例:tabbar.html
ECharts官网http://echarts.baidu.com/index.html
ECharts图表事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echarts.min.js"></script>
</head>
<body>
<!-- 为ECharts准备一个具备大小(宽高)的Dom -->
<div id="main" style="height:400px;"></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基于准备好的dom,初始化echarts实例
var myChart = echarts.init(document.getElementById('main'));
// 指定图表的配置项和数据
..........
// 使用刚指定的配置项和数据显示图表。
myChart.setOption(option);
</script>
</body>
</html>
来源:CSDN
作者:涉水的小菜叽
链接:https://blog.csdn.net/xxhdcblogzh888/article/details/7616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