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的理解: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心智模式这个名词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Kenneth Craik 在1940 年代创造出来的,之后就被认知心理学家Johnson-Laird和认知科学家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1975)、西蒙·派珀特(Seymour Papert)所采用,并逐渐成为人机交互的常用名词。
刘澜老师提到的四种心智模式:
1、最低层次——“二元对立”,就是把世界分为好人和坏人,非此即彼,而好人最终会战胜坏人。这种模式也叫“五岁儿童心智模式”,为什全世界孩子都是从五岁开始接受教育呢?因为你如果不上学,你看世界就停留在二元对立这个层次的。
——这个发现很让人吃惊,我们会发现我们身边很多成年人仍然停留在这个层次,特别是那些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我感觉自己走出这个认识的年纪大约是十岁左右,看来,我们受的教育确实晚了。
2、第二层次是“力求公平”的心智模式。他们承认好人有缺点,坏人也有优点。加德纳称之“十岁儿童的心智模式”。
——这个模式感觉自己20岁才有深刻认识。
3、第三层次是“相对主义”的心智模式。他们认为根本就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是角度不同。加德纳称为“十五岁少年的心智模式”,相当于青春期少年的思想。
——其实身边很多人都还没有到达这种层次。
4、以上三种都不成熟,最高层次,也是最成熟的是“个人整合”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好和坏相对而言,你需要选择一个主张,尽可能整合各方利益。个人整合就是整合思考。加德纳称之为“成年人的心智模式”。
——看到这个,才突然认识到自己还不是成年人。身边的很多人都不是成年人!
来源:https://blog.csdn.net/m0_37136911/article/details/9896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