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一)冒泡排序

佐手、 提交于 2019-11-26 17:02:13

最基础的排序——冒泡排序 

假设有无序数组array[]长度为n,以由小到大排序为例。冒泡的原理是这样的: 

1.比较相邻的前两个数据,如果前面的数据array[0]大于后面的数据array[1] (为了稳定性,等于就不交换),将前面两个数据进行交换。在将计数器 i ++; 

2.当遍历完n个数据一遍后,最大的数据就会沉底在数组最后array[n-1]。 

3.然后n=n-1;再次进行遍历排序将第二大的数据沉到倒数第二位置上array[n-2]。再次重复,直到n=0;将所有数据排列完毕。

 可以得出,冒泡在 n减到 0 为止,每遍近似遍历了n个数据。所以冒泡的时间复杂度是 -O(n^2)。


 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sort (int[] array, int n) {     
    int i = 0;  
    int j = 0;  
    int temp = 0;  
  
    for(i = 0; i < n; i++){   
        for(j = 1; j < n - i; j++){  
            if(array[j - 1] > array[j]){  
                 temp = array[j-1];  
                 array[j - 1] = array[j];  
                 array[j] = temp;  
            }  
        }  
    }  
}  

  时间复杂度逻辑上是-O(n^2),所以冒泡还是效率比较低下的,数据较大时,建议不要采用冒泡。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