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 徐则臣
北京 徐则臣 十一岁之前,我住在一个村庄里,无法想象有地方比县城更远。从我家到县城,四十里,这是我理解的世界的半径。我看过外国人,在电视里,在这台从姑妈家借来的黑白电视里,他们头发卷曲,高鼻深眼,名字长得憋一口气都说不完,穿着可笑的礼服和长裙。看第一眼我就不喜欢,说中国话也不行。(他们的确都说中国话,每一集电视剧结束都会出现一长串配音演员的名字)——竟然还有人长这么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围在十四英寸电视机前的一屋子的街坊邻居都不喜欢。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四邻里只有我们家一台电视,一到阴天下雨和晚上,没活儿可干的邻居就聚过来。他们说,换台换台,外国人不好看。我就走到电视前,咔咔咔拧半圈转到另外一个频道。能收到节目的就两三个频道,我们宁愿看另一个频道里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广告。 十一岁,我去镇上念初中,一半好奇一半虚荣,我向念高中的朋友借来两本外国文学名著,《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拿到书的时候,我能听见那些下雨的午后,因为不喜欢那些外国人我换频道的坚硬的咔咔声。可我已经是个中学生了,得做个有学问的人。《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是我最早读的外国小说。我几乎是硬着头皮翻开了第一页。读得出乎意料的顺,除了故事我可以完整地复述出来,所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外国人名我竟然也都记住了。当我说出那些复杂冗长的外国人名时,我觉得我的舌头正在跳传说中的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