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20-02-26 06:20:18
历史 1、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注意,他不是 教育心理学之父) 2、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 教育心理学之父 ”。 3、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廖世承(1892-1979) 著名教育家,字茂如,1892 年生,上海嘉定人。 1915 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1919 年获勃朗大学哲学博士和教育心理学博士。 指出原则(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则,好像是师范院校的办学原则) 第一,师范应以独立设置为原则,附设于大学利少弊多,取消高等师范教育更是无当。 第二,应明确师范学院的使命。廖世承说,师范学院的使命,一是树立普遍的共同的教育信念,二是培养同情与纯爱,三是进行专门职业训练,四是学术方面专科训练,五是倡导实验,六是对社会教育的指导。 第三,师范训练应当严格。培养学生应要求、严格训练,使他们“不单是要知识好、方法好,而且要有专业道德——有责任心、忍耐心、仁爱心、真诚、坦白、乐观、谦虚、公正诸美德。” 第四,要有好的师资。他认为“师范学院之理想教授,须学识宏通,而且富有教学经验,具有教育热情。此种理想难以达到,但对现有教师可量才使用,即学术渊博殚心研究者可教高年级的课;有相当专门学问

比较心理学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2-21 20:13:06
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它对哲学认识论具有重要意义,比较心理学的研究还能为生产实践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动物行为进化方面的基础科学知识。   比较心理学以不同进化阶梯上的动物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侧重于不同种动物行为的比较分析,而且这种比较在原则上并不把人排除在外,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人类本身及其在自然界的地位。比较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都以动物行为为研究对象,因此有的西方心理学家把二者视为同一概念,并替换使用。   比较心理学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搜集研究材料,这就是野外方法和实验室方法。野外方法是在动物自然栖息地对动物行为进行直接观察。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可以对动物的整个行为及其功能进行描述,但是不便控制行为发生的一般条件。实验室方法克服了野外方法不能控制条件的缺点,它是野外方法的一个极好的补充。   实验室方法可以重复引起研究对象的特定行为,可以精确地研究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对决定行为种类的遗传机制作单独的分析。另外,只有在实验室条件下才能严格区分行为的习得特征和非习得特征。但在实验室里,要了解自然环境中动物的行为则受到严重的限制。 比较心理学发展简史   比较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有两种形式的创造物,把有理性有灵魂的人和没有灵魂而只有本能的牲畜区别开来。亚里士多德是一个早期的进化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