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简史
近几天,一股“低代码”的风好像忽然又吹了起来,最让人关注的无外乎钉钉落子低代码,让低代码这个概念又回到了风口浪尖。您一定注意到了,前面的话中有两个“又”。 实际上,低代码的概念已经出现很久,但时而被大众提起,时而被冷落到边缘,起起伏伏好像成为了低代码的常态。 那么,低代码到底是什么? 它从何而来? 它到底是不是具备企业应用的价值? 如果您长期关注Zoho,您一定对低代码开发平台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因为 Zoho Creator低代码开发平台 已经植根这个领域10多年。 既然低代码的风又吹了起来,我们今天就再重新深入了解一次低代码,看看它是不是真的能乘风而起。 低代码的起源 20世纪末期,IBM在计算机硬件领域大杀四方的同时,始终没有将软件开发弃之不顾。1980年,IBM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RAD)被冠以新的名称——低代码,由此,低代码的概念首次面向大众。 在近40年的历程中,低代码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80-2015年,低代码应用平台市场发展比较迟缓,表现亮眼的平台少之又少。但是,当今低代码领域的领导者产品,诸如Outsystem、Zoho Creator、Mendix等均诞生在这一时期,为以后的低代码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 :2015-2018年,低代码市场开始升温。2015年,AWS、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