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应用系统

大型高并发高负载web应用系统架构-数据库架构策略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2-10 11:30:03
在WEB网站的规模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过程中,数据库的访问压力也不断的增加,数据库的架构也需要动态扩展,在数据库的扩展过程基本上包含如下几步,每一个扩展都可以比上一步骤的部署方式的性能得到数量级的提升。 1、WEB应用和数据库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一般的小规模的网站采用这种方式,用户量、数据量、并发访问量都比较小,否则单台服务器无法承受,并且在遇到性能瓶颈的时候升级硬件所需要的费用非常高昂,在访问量增加的时候,应用程序和数据库都来抢占有限的系统资源,很快就又会遇到性能问题。 2、WEB应用和数据库部署在各自独立的服务器上 web应用和数据库分开部署,WEB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各司其职,在系统访问量增加的时候可以分别升级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这种部署方式是一般小规模网站的典型部署方式。在将应用程序进行性能优化并且使用数据库对象缓存策略的情况下,可以承载较大的访问量,比如2000用户,200个并发,百万级别的数据量。 3、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集群方式部署(比如Oracle的一个数据库多个实例的情况) 数据库集群方式能承担的负载是比较大的,数据库物理介质为一个磁盘阵列,多个数据库实例以虚拟IP方式向外部应用服务器提供数据库连接服务。这种部署方式基本上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常见WEB应用,但是还是不能满足大用户量、高负载、数据库读写访问非常频繁的应用。 4、数据库采用主从部署方式

java web开发 高并发处理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19-12-07 21:10:39
java处理高并发高负载类网站中数据库的设计方法(java教程,java处理大量数据,java高负载数据) 一:高并发高负载类网站关注点之数据库 没错,首先是数据库,这是大多数应用所面临的首个SPOF。尤其是Web2.0的应用,数据库的响应是首先要解决的。 一般来说MySQL是最常用的,可能最初是一个mysql主机,当数据增加到100万以上,那么,MySQL的效能急剧下降。常用的优化措施是M-S(主-从)方式进行同步复制,将查询和操作和分别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进行操作。我推荐的是M-M-Slaves方式,2个主Mysql,多个Slaves,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2个Master,但是同时只有1个是Active,我们可以在一定时候切换。之所以用2个M,是保证M不会又成为系统的SPOF。 Slaves可以进一步负载均衡,可以结合LVS,从而将select操作适当的平衡到不同的slaves上。 以上架构可以抗衡到一定量的负载,但是随着用户进一步增加,你的用户表数据超过1千万,这时那个M变成了SPOF。你不能任意扩充Slaves,否则复制同步的开销将直线上升,怎么办?我的方法是表分区,从业务层面上进行分区。最简单的,以用户数据为例。根据一定的切分方式,比如id,切分到不同的数据库集群去。 全局数据库用于meta数据的查询。缺点是每次查询,会增加一次,比如你要查一个用户nightsailer

web系统测试策略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19-12-06 03:20:00
1.按系统架构可分为:   客户端测试、服务器端测试、网络上测试 2.按职能可分为:   应用功能的测试、web应用服务的测试、安全系统的测试、数据库服务的测试 3.按软件质量特性:   (1)功能测试     链接测试、表单测试、Cookies测试、设计语言测试、数据库测试   (2)性能测试     连接速度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3)可用性测试     导航测试、图形测试、内容测试、整体界面测试   (4)客户端兼容性测试     平台兼容性测试(如Windows、Unix、Linux)、浏览器(IE、Google、Chrome、AndroidBrowser、UCWEB、Safari)兼容性测试   (5)安全性测试     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   4.按开发阶段     设计的测试、编码的测试、系统的测试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henting-personal/p/11960062.html

191119随笔记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5 02:18:27
一.软件架构的演进 1.单体结构 前端+中间件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 2.分布式应用 中级架构,分布式应用 中间层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 解决了高并发问题,降低了耦合度,责任清晰,扩展方便,部署方便,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系统交互要使用远程通信,接口开发增大工作量 3.微服务架构 中间层分解,将系统拆分为很多的小应用(微服务) 4.Serverless架构 二.23种设计模式(日记中有) 三.今日份Java问题 1.JDK、JRE、JVM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JDK、JRE包含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2.为什么要配置path环境变量,如何配置 3.常见的几个命令行操作有哪些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odekaterina/p/11891995.html

数据库(分库分表)中间件对比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19-12-03 15:22:28
数据库(分库分表)中间件对比 https://www.cnblogs.com/cangqiongbingchen/p/7094822.html 基本概念:分区,分片,分表,分库 分区:对业务透明,分区只不过把存放数据的文件分成了许多小块,例如mysql中的一张表对应三个文件.MYD,MYI,frm。 根据一定的规则把数据文件(MYD)和索引文件(MYI)进行了分割,分区后的表呢,还是一张表。分区可以把表分到不同的硬盘上,但不能分配到不同服务器上。 优点:数据不存在多个副本,不必进行数据复制,性能更高。 缺点:分区策略必须经过充分考虑,避免多个分区之间的数据存在关联关系,每个分区都是单点,如果某个分区宕机,就会影响到系统的使用。 分片:对业务透明,在物理实现上分成多个服务器,不同的分片在不同服务器上 个人感觉跟分库没啥区别,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值得一提的是关系型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分片的概念以及处理方式是一样的吗? 请各位看官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予以解答 分表:当数据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导致处理性能的不足,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了,只能进行分表处理。也就是把数据库当中数据根据按照分库原则分到多个数据表当中, 这样,就可以把大表变成多个小表,不同的分表中数据不重复,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分表也有两种方案: 1. 同库分表:所有的分表都在一个数据库中,由于数据库中表名不能重复

经典必会款!服务端高并发分布式架构演进之路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2-03 14:38:29
1. 概述 本文以淘宝作为例子,介绍从一百个并发到千万级并发情况下服务端的架构的演进过程,同时列举出每个演进阶段会遇到的相关技术,让大家对架构的演进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文章最后汇总了一些架构设计的原则。 2. 基本概念 在介绍架构之前,为了避免部分读者对架构设计中的一些概念不了解,下面对几个最基础的概念进行介绍: 分布式 系统中的多个模块在不同服务器上部署,即可称为分布式系统,如 Tomcat和数据库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或两个相同功能的Tomcat分别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上 高可用 系统中部分节点失效时,其他节点能够接替它继续提供服务,则可认为系统具有高可用性 集群 一个特定领域的软件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并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类服务,这个整体称为集群。如 Zookeeper中的Master和Slave分别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提供集中配置服务。在常见的集群中,客户端往往能够连接任意一个节点获得服务,并且当集群中一个节点掉线时,其他节点往往能够自动的接替它继续提供服务,这时候说明集群具有高可用性 负载均衡 请求发送到系统时,通过某些方式把请求均匀分发到多个节点上,使系统中每个节点能够均匀的处理请求负载,则可认为系统是负载均衡的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系统内部要访问外部网络时,统一通过一个代理服务器把请求转发出去,在外部网络看来就是代理服务器发起的访问

服务端高并发分布式架构演进之路

孤人 提交于 2019-12-01 11:41:13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8626163#articleHeader18 1. 概述 本文以淘宝作为例子,介绍从一百个并发到千万级并发情况下服务端的架构的演进过程,同时列举出每个演进阶段会遇到的相关技术,让大家对架构的演进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文章最后汇总了一些架构设计的原则。 2. 基本概念 在介绍架构之前,为了避免部分读者对架构设计中的一些概念不了解,下面对几个最基础的概念进行介绍: 分布式 系统中的多个模块在不同服务器上部署,即可称为分布式系统,如Tomcat和数据库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或两个相同功能的Tomcat分别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上 高可用 系统中部分节点失效时,其他节点能够接替它继续提供服务,则可认为系统具有高可用性 集群 一个特定领域的软件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并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类服务,这个整体称为集群。如Zookeeper中的Master和Slave分别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提供集中配置服务。在常见的集群中,客户端往往能够连接任意一个节点获得服务,并且当集群中一个节点掉线时,其他节点往往能够自动的接替它继续提供服务,这时候说明集群具有高可用性 负载均衡 请求发送到系统时,通过某些方式把请求均匀分发到多个节点上,使系统中每个节点能够均匀的处理请求负载,则可认为系统是负载均衡的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认识MYSQL数据库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01 06:52:17
认识数据库 1. 数据 数据(Data)是用来记录信息的可识别符号,是信息的集体表现形式。在计算机中,数据是采用计算机能够识别、存储和处理的方式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的描述,具体表现形式为数字、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 2. 数据库( 里面存的是各种各样的表 ) 数据库(DataBase,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介于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 大部分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和数据操作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权限约束,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等操作。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析评数据库连接池(创世纪新篇)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1-29 09:55:59
学习Java语言,对于数据库连接池不陌生啦。例如, 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由于对于数据库的访问不是很频繁。这时可以简单地在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就新创建一个连接,用完后就关闭它,这样做也不会带来什么明显的性能上的开销。但是对于一个复杂的数据库应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频繁的建立、关闭连接,会极大的减低系统的性能,因为对于连接的使用成了系统性能的瓶颈。 连接复用。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以及一套连接使用管理策略,使得一个数据库连接可以得到高效、安全的复用,避免了数据库连接频繁建立、关闭的开销。 对于共享资源,有一个很著名的设计模式:资源池。该模式正是为了解决资源频繁分配、释放所造成的问题的。把该模式应用到数据库连接管理领域,就是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提供一套高效的连接分配、使用策略,最终目标是实现连接的高效、安全的复用。 数据库连接池的基本原理是在内部对象池中维护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并对外暴露数据库连接获取和返回方法。如: 外部使用者可通过getConnection 方法获取连接,使用完毕后再通过releaseConnection 方法将连接返回,注意此时连接并没有关闭,而是由连接池管理器回收,并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带来的优势 : 1. 资源重用 由于数据库连接得到重用,避免了频繁创建、释放连接引起的大量性能开销。在减少系统消耗的基础上

网站系统用的架构演变过程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19-11-29 01:37:14
1. 概述 本文以淘宝作为例子,介绍从一百个并发到千万级并发情况下服务端的架构的演进过程,同时列举出每个演进阶段会遇到的相关技术,让大家对架构的演进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文章最后汇总了一些架构设计的原则。 2. 基本概念 在介绍架构之前,为了避免部分读者对架构设计中的一些概念不了解,下面对几个最基础的概念进行介绍: 分布式 系统中的多个模块在不同服务器上部署,即可称为分布式系统,如Tomcat和数据库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或两个相同功能的Tomcat分别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上 高可用 系统中部分节点失效时,其他节点能够接替它继续提供服务,则可认为系统具有高可用性 集群 一个特定领域的软件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并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类服务,这个整体称为集群。如Zookeeper中的Master和Slave分别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提供集中配置服务。 在常见的集群中,客户端往往能够连接任意一个节点获得服务,并且当集群中一个节点掉线时,其他节点往往能够自动的接替它继续提供服务,这时候说明集群具有高可用性 负载均衡 请求发送到系统时,通过某些方式把请求均匀分发到多个节点上,使系统中每个节点能够均匀的处理请求负载,则可认为系统是负载均衡的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系统内部要访问外部网络时,统一通过一个代理服务器把请求转发出去,在外部网络看来就是代理服务器发起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