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鑫

回归架构本质,重新理解微服务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1-25 22:17:55
第一部分:微服务的诞生、演变以及应用策略 记者:近几年来,微服务架构设计方式被提出并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以实践和落地,但对于刚开始接触微服务的人来说,还是不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开始了解。您能否结合软件架构的发展历史,聊聊微服务的发展与特征。 梁鑫:微服务本质上是一种架构的风格,如果要了解微服务,我认为需要先了解整个架构的发展脉络。 软件架构,总是在不断的演进中。如果把时间退回到二十年前,当时企业级领域研发主要推崇的还是C/S模式,PB、Delphi这样的开发软件是企业应用开发的主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标准化的客户端存在一些弊病,比如我有一千个终端,升级版本需要每一台终端都升级,这是非常麻烦的。然后,企业应用研发开始向互联网学习,把浏览器作为客户端来使用,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因此,基于浏览器的B/S架构开始渐渐流行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是ASP,之后又出现了JSP,因为Ja.va的预编译模式,让性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随后基于Ja.va语言的J2EE架构就变得越来越流行。至此,架构经历了从传统的C/S模式到B/S模式的转变。 B/S架构初期基本都是单体架构,各个系统比较独立,他们之间往往不需要进行交互,即使存在一些交互,也大多是数据层面的。那个阶段ETL工具发展得很快,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数据孤岛问题。 随着企业应用越来越多,系统之间相互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