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学习笔记二
查看ip地址: 在 Windows 上是 ipconfig,在 Linux 上是 ifconfig 或者ip addr。 登录进入一个被裁剪过的非常小的 Linux 系统中,发现既没有 ifconfig 命令,也没有 ip addr 命令,你是不是感觉这个系统压根儿没法用?这个时候,你可以自行安装 net-tools 和 iproute2 这两个工具。当然,大多数时候这两个命令是系统自带的。 IP 地址被点分隔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 8 个 bit,所以 IP 地址总共是 32 位。因为不够用,于是就有了 IPv6,这个有 128 位。 本来 32 位的 IP 地址就不够,还被分成了 5 类: 这里面有个尴尬的事情,就是 C 类地址能包含的最大主机数量实在太少了,只有 254 个。当时设计的时候恐怕没想到,现在估计一个网吧都不够用吧。而 B 类地址能包含的最大主机数量又太多了。6 万多台机器放在一个网络下面,一般的企业基本达不到这个规模,闲着的地址就是浪费。 于是有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叫作 无类型域间选路 ,简称 CIDR 。这种方式打破了原来设计的几类地址的做法,将 32 位的 IP 地址一分为二,前面是 网络号 ,后面是 主机号 。从哪里分呢?你如果注意观察的话可以看到,10.100.122.2/24,这个 IP 地址中有一个斜杠,斜杠后面有个数字24。这种地址表示形式,就是CI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