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寿命实测让你直观SSD寿命!--转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23 01:26:58
近年来,高端 笔记本 及系列 上网本 越来越多的采用固态 硬盘 来提升整机性能,尽管众所周知固态 硬盘 除 了在正常的使用中带来更快速度的体验外,还具有零噪音、不怕震动、低功耗等优点,但大家对固态硬盘的寿命问题的担忧和疑虑却从来没有打消过,毕竟我们宝贵 数据安全性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我们用百度和google来搜索固态硬盘寿命想了解更多的实情时,却发现能看到的都是一些理论方面的介绍,难得一见真正的对 固态硬盘寿命进行测试并得出令人信服的数据的文章。 小编收到一款来自瑞耐斯(RENICE)厂家送测的32GB ZIF 接口的 SSD ,突然萌生一种对产品进行寿命实测的想法,关系到对产品寿命的测试可能会直接导致整块硬盘彻底报废,经过与厂家协商,最终征得厂家同意,希望小编的评测让大家对SSD寿命有个直观的认识。 对于采用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的SSD来说,怀疑其使用寿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理论上MLC的写入寿命为1万次,SLC的写入寿命为10万次,那么,我们是否这样认为:当我们连续保存一万张图片或者1万个word文档到基于MLC 芯片 的固态硬盘时,这款硬盘就意味着寿命的终结呢? 显然,一定不是这样的,即使我们使用照 相机 的SD卡(同样采用MLC 芯片 ) 不停的拍照,让图片写入卡内,循环使用几年,我们的SD卡依然“健在”。这样因为

SSD基本原理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2-21 16:41:28
SSD组成 SSD Controler、Flash Memory Array(NAND Flash,存储颗粒)、Dram(option)、Host Interface(eg. SATA、SAS、PCIe) SSD基本工作原理: 从主机PC端开始,用户从操作系统应用层面对SSD发出请求,文件系统将读写请求经drive转化为相应的符合协议的命令,SSD收到命令执行相应操作,然后输出结果。 对SSD来说,输入是Command,输出是Data和Command Status。SSD前端(Front End)接受用户命令请求,经过内部处理,输出用户请求的数据或状态。 SSD前端负责和主机直接通信,接受主机发来的命令和相关数据,命令经SSD处理后,最终交由前端返回命令状态数数据给主机。 SSD通过SATA、SAS、PCIe等类型接口与主机相连,遵守相应的ATA、SCSI、NVMe协议。如表所示: 接口类型 协议命令 主机控制器接口 标准组织 文档链接 SATA ATA/SATA Command Set AHCI(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ATA-IO SATA Spec SAS SCSI Command Set SCSI T10 of INCITs SCSI Express PCIe NVMe Command Set NVMe PCI Express

固态硬盘数据误删的恢复方法介绍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19-12-18 17:19:54
固态硬盘有什么好处? 1.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 3.无噪音。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 ,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 4.经久耐用、防震抗摔。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 5.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摄氏度,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6.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 固态硬盘怎么选? 固态硬盘的性能优劣主要是有3个参数来决定的。主控,这也是SSD产品最核心的部分;NAND Flash芯片,主要分为SLC、MLC、TLC三种;固件;这三个参数里边主控和闪存对固态硬盘的影响最大。 1.主控芯片:影响读写速度与功耗 一款好的主控算法可以有效提升TLC闪存固态硬盘的性能,还可以降低固态硬盘的能耗。 2.闪存芯片:影响容量和品质 闪存芯片是整个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或者说整个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取决于闪存。 3固件:固件会影响固态硬盘的性能、稳定性,和硬件配置一样决定了固态硬盘的使用体验。 以上是关于对固态硬盘的好处介绍以及该如何选购固态硬盘的方法介绍。 固态硬盘数据误删怎么做? 出现固态硬盘数据误删情况,格式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数据丢失,可以使用迷你兔最新版v9

SSD固态硬盘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概述

∥☆過路亽.° 提交于 2019-12-16 07:08:55
展开 我们都知道,早期的电脑CPU是可以直接从硬盘上面读取数据进行处理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速度也是极其迅猛。CPU主频的不断提升,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多核;CPU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而硬盘的的读写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CPU的读写速度,后来增加了内存这个读写速度相对较快的缓存,而内存也是蓬勃到发展,从SDRAM到DDR,从DDR到DDR2再到DDR3,但是无论怎样,内存缓存速度还是跟不上CPU的运算处理速度,后来便在CPU中增加了快速缓存机制!而硬盘这个持久化存储器呢?之前的文章,聊到了机械硬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今天就来聊一聊SSD固态硬盘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如理解有所变差,或文章有所不足,皆因水平所限! 硬盘的发展在不断的科技进步中快速提升,从容量以及速度再到接口方面。从早期的PATA变成SATA,SCSI变到SAS,以及垂直记录技术在容量上的突破,但这些进步亦未能改变磁盘的记录方式。随着人们对数据需求增多,存储系统的瓶颈越来越明显。而在嵌入式领域移动设备和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恶劣环境下,传统硬盘机械结构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而所有这一切随着固态存储(SSD)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机械硬盘(HDD)运行主要是靠机械驱动头,包括马达、盘片、磁头摇臂等必需的机械部件,它必须在快速旋转的磁盘上移动至访问位置,至少95%的时间都消耗在机械部件的动作上

关于对SSD误删数据的恢复方法介绍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2-11 12:40:59
固态硬盘使用体验好,速度快,但硬盘最基本的的功能是存储,这就面临一个问题,用固态硬盘存储的数据如果被格式化或者误删了,能恢复吗? 固态硬盘用的是闪存,闪存有个特点,不像磁盘那样(磁盘数据可以被覆盖),在使用时不允许覆盖,只能先擦除在写入,也就是说只能在“空闲”的闪存空间进行写入。 如果像机械硬盘那样,只是简单标记一下的话,删除的数据其实还在,那这些闪存空间是不能被写入的,如果到用的时候再擦除,一是影响响应,造成固态硬盘的速度变慢,另一个可能会造成反复擦写某一地址,造成闪存的损坏,进而影响固态硬盘的寿命。 SSD如何挑选? 1.容量: 最常见固态硬盘容量有64GB,120GB,128GB,256GB还有512GB等。对于选择容量的时候,尽量选择120G以上固态硬盘,因为太小容量,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2.品牌: 品牌的固态硬盘质量都是有保证的,选择的时候可以进行参考。 3.接口: 现在固态硬盘常见接口是SATA3.0和M.2接口,其中前者比较常见,而且兼容性也是比较强。而M.2接口固态直接安装在主板上面,现在支持新平台主板,因此性能更强。 SSD误删数据如何恢复? SSD误删数据当然是要选择靠谱的恢复工具操作,迷你兔数据恢复软件值得选择,在迷你兔v9.1中强化了软件功能,操作更简便,恢复效果好! 建议大家在存储比较重要的资料时,如果是存在固态硬盘上的话,一定要做好备份工作。 来源:

如何查看你的笔记本还能否继续添加固态硬盘

瘦欲@ 提交于 2019-12-10 20:45:55
SSD固态硬盘具备的各种优点让用户垂涎,固态硬盘不仅读写速度快,而且防震抗率性高无噪音,所以很多用户就有给笔记本电脑装固态硬盘的想法。但是有些用户就问了,要怎么判断我的笔记本电脑能否更换或假装固态硬盘呢?下面小编就跟大家介绍怎么看笔记本能不能装固态硬盘的问题。 说明:现在的笔记本都是安装sata接口的硬盘(早期的笔记本除外),所以不存在笔记本不能装固态硬盘的情况,其实这部分用户都是想装一个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使用,原来的硬盘作为存储用,所以应该说是如何判断笔记本能不能加装固态硬盘,这边就跟大家介绍怎么判断笔记本能不能装固态硬盘: 目前笔记本固态硬盘接口类型主要有SATA、mSATA和NGFF,因此只要笔记本有多余的接口就可以安装固态硬盘。 sata接口是目前流行的硬盘接口类型,我们最常见的固态硬盘同样也都是SATA接口,并且都采用了2.5英寸设计,方便笔记本用户进行安装。 由于固态硬盘成本比较高,将机械硬盘完全抛弃还不现实,所以必须有多余的sata接口才行,由于光驱也是采用sata接口,所以固态硬盘可以安装在光驱位。 如果要安装在光驱位的话,还需要另外购买光驱位硬盘托架。 不过小编建议将固态硬盘安装在原硬盘位,原来的机械硬盘安装在光驱位,因为大多笔记本的光驱接口仍然是sata2.0,而新一代笔记本的硬盘位很多接口都升为sata3.0,可以充分发挥固态硬盘性能。

Caffe: SSD模型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2-10 03:36:01
SSD模型配置(训练)与运行 参考博文: 1. * ssd模型配置及运行demo 2. * SSD: Signle Shot Detector 用于自然场景文字检测 3. SSD的配置安装与测试 4. * SSD: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检测单张图片 简介: SSD基于Caffe框架实现,在Github上可以获得开源代码。SSD 是用来检测物体的,那么同样可以将 SSD 用来检测自然场景图像中的文字。 第一部分:安装SSD(caffe) 1、安装Git 终端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2、安装SSD 在主文件下终端输入(即/home/***(您的服务器名字)这个目录):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weiliu89/caffe.git cd caffe git checkout ssd(出现“分支”则说明copy-check成功) 会在examples目录下出现ssd项目 第二部分:配置SSD(caffe) 终端输入: cd /home/**(您服务器的名字)/caffe cp Makefile.config.example Makefile.config 打开Makefile.config,开始修改,保存退出; 或者从之前caffe项目复制其配置文件到这里 。 终端输入: cd

Mac 上安装Win10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解决方法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09 13:55:13
先说说环境↓↓↓ Mac mini 128G SSD + 1TB 机械硬盘 128G SSD 分为Mac + Win10分区 ↑↑↑ 问题↓↓↓ 在Mac mini上安装win10后,备份时将原本的Win10分区激活状态改为Mac分区激活了,结果重新进Win10系统时,出现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使用 "bcdboot D:\windows /s D:"也修复不了启动 ↑↑↑ 解决方法↓↓↓ 再次进入Win8(移动硬盘中安装了Win8,有PE也行),将Win10分区设置为活动分区 ↑↑↑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1413238/blog/489826

Hardware Recommendations【硬件推荐】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07 15:11:23
‍ ‍ 硬件推荐(内容提要) 1.CPU 2.RAM 3.Data Storage(数据存储) 3.1 Hard Disk Drives(硬盘驱动器) 3.2 Solid State Drives(固态硬盘) 3.3 Controllers(控制器) 3.4 Additional Considerations(其他注意事项) 4.Networks(网络) 5.Failure Domains(故障域) 6.Minimum Hardware Recommendations(最低硬件建议) 7.Production Cluster Example(生产集群示例) 硬件推荐 ‍ ‍ Ceph的目的是要在标准硬件上运行,这使得PB级数据集群的建设和维护从经济上来说是可行的。规划集群硬件时,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故障域和潜在的性能问题。硬件规划应包括分布在许多主机上使用的Ceph的Ceph守护进程和其他进程。一般来说,我们建议某一特定类型,这种类型的守护进程配置为一台机器上只运行一种类型的守护进程。我们建议利用你的数据集群的进程时使用其他的主机(如OpenStack里面的CloudStack,等等)。 建议:也需要检查ceph日志。 类似于Ceph Write Throughput 1, Ceph Write Throughput 2, Argonaut v. Bobtail

运维干货—硬盘容量不均衡导致的缓存盘寿命急速衰减

孤人 提交于 2019-12-06 22:33:09
分布式存储 — 硬盘容量不均衡导致的缓存盘寿命急速衰减分析 Ceph 分布式存储在扩展性、可靠性、性能上具备独特的优势,可以实现快速扩展多台服务器,动态伸缩到 PB 级容量,多副本机制保障数据高可靠,数据均衡分布,并发性能高等场景。目前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科研、教育、制造业、政府等诸多领域。 ZStack 云平台目前支持对接 Ceph 分布式存储,使用的是分布式块存储,即使用 librbd 的块设备接口提供给 Qemu 访问,进行云主机、云盘的 IO 读写。 虽然 Ceph 分布式存储具备上述的优势特点,但在实践中,对硬件的选择及配置均存在特别要求,尤其是硬盘、网络上,如果配置不当,存储的可靠性和性能均会受到影响。 最近在日常巡检一套 ZStack 生产环境的 Ceph 分布式存储时,我们发现客户新购的五台服务器的 SSD 寿命损耗存在异常。具体的现象是使用半年后,服务器带外管理界面看到 SSD 的寿命损耗只剩下 89% ,但使用 smartctl 读取介质损耗参数依然显示为 100% 。 此时会很疑惑,到底哪个数据更可靠,如果 SSD 寿命只剩下 89% ,那么如何去调整优化 Ceph 分布式存储? 问题回顾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回顾一下这套分布式存储的架构。当时采用了新购 + 利旧的方案来部署分布式存储。 相应的配置信息如下: 其中,新购的 5 台机器采用了 Intel X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