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仪

对于干涉仪二维测向的一些要点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20-03-01 23:04:08
对于干涉仪二维测向的一些要点 之前做二维DOA估计仿真的时候都没有认真的思考过方位角俯仰角的关系,对于我们特定的使用场景——导引头的实际应用的考虑不足,在做仿真的时候出了一些岔子,在这里记录一下一些思考和犯过的错误。不光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做仿真,也是提醒自己治学的态度还要更端正,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出现这些白痴问题。 二维DOA估计要点 二维DOA估计首先是建模,确定阵列流形,如下图: 图中蓝色实线为信号入射方向,常规情况下我们通常将其投影到 X O Y XOY X O Y 平面上的虚线与 X X X 轴的夹角称为方位角(Azimuth): φ \varphi φ ,将其与 Z Z Z 轴的夹角称为俯仰角(Pitching): θ \theta θ 。通常 φ \varphi φ 和 θ \theta θ 的取值范围都是[-90°,90°],这样就可以表示 X O Y XOY X O Y 平面上方( z > 0 z>0 z > 0 )的所有信源方位。对于雷达导引头平台通常需要规定一个弹头对准方向,一般天线布置在 X O Y XOY X O Y 平面上时, Z Z Z 轴就是前进方向,对应的方位角一般不再用 φ \varphi φ 表示,而是用 Ψ \varPsi Ψ 表示,这样需要调整的方向都与导弹的前进方向 Z Z Z 轴有关,通过不断调整使最后测向角度都趋近于0

干涉测量中的衍射效应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7:01
1.引言 干涉测量中的误差包含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随机误差,但是系统误差无法平均。衍射效应引起的误差,如几何误差,是系统性的,不能通过取平均的方式来减少。如果未校准,他们将留在测量中。衍射效应包括相位平滑和边缘衍射。相位平滑意味着高空间频率分量的衰减,边缘衍射是指测试表面边缘附近的衍射“纹波”[1]。 使用Talbot成像理论可以研究衍射引起的误差。 Talbot成像是任何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波阵面都会出现的衍射现象。如果周期为p的相位纹波被准直光照射,那么相同的相位纹波通过以整数倍的自由空间衍射形成 Talbot效应将相位对象分解为正弦波纹。相位对象也可以使用Zernike分解来描述,这在光学测试中很常见。在第4节中,使用Zernike多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了衍射引起的误差。 L Ll W '= W 2 p ÷ = W cos 2 p ÷ . z T 2 è è p 相位纹波的衰减取决于物体的传播距离和空间频率。更小的p(高空间频率)导致幅度更大的衰减,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相位平滑。 对准直照明评估Talbot距离zT。对于球形照明,周期性物体的复制将被放大,而不会在Talbot距离的整数倍处出现。将球形照明转换成等效准直照明是很方便的,然后使用公式(1)计算一定空间频率的相位平滑。除了在有效传播距离Le处出现衍射图案之外

关于[外差干涉仪]的几点理解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19-12-01 21:26:59
1. 需要一个差频量的原因:这个差频量可以将幅度测量转化为相位测量。具体方法为通过微小差别,得到以差频为频率的扫频信号,当有其他影响相位的东西(机械振动、相应频率的等离子体等)加入到光路中后,对光程的影响将在相位上反映出来。差频给两列波带来了一个微小的扫频量,干涉图样不再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此差频进行扫频。 reference: 1. 可汗学院,杨氏双缝: https://tr.khanacademy.org/science/physics/light-waves/interference-of-light-waves/v/youngs-double-split-part-1 激光通过与其波长相近的两个相邻小孔,发生衍射,衍射波之间发生干涉,形成干涉图样(interference pattern). 简单而言,两列波相差整波长则为加强点,半波长整数倍则为削弱点。图样稳定的意思是加强/减弱的点的位置固定,而非一成不变(人眼对于明暗条纹的分辨,是一个平均功率量)。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yaodesy/p/1171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