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署名,允许他人基于本文进行创作,且必须基于与原先许可协议相同的许可协议分发本文 (Creative Commons)
- 本系列博客由 单片机菜鸟 个人熬夜所写,仅仅做个人技术交流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对之处,请留言,本人及时更改。
一、基础篇
二、网络篇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① 认识一下Arduino Core For ESP8266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② ESP8266 工作模式与ESP8266WiFi库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③ Soft-AP――ESP8266WiFiAP库的使用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④ Station――ESP8266WiFiSTA库的使用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⑤ Scan WiFi――ESP8266WiFiScan库的使用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⑥ ESP8266WiFiGeneric――基础库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⑦ TCP Server & TCP Client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⑧ SmartConfig――一键配网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⑨ HttpClient――ESP8266HTTPClient库的使用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⑩ UDP服务
三、应用篇
四、高级篇
- 如何和博哥一起学习,玩转8266:
物联网开发之旅VIP QQ群 ------- 491507716
第1章 走进ESP8266的世界
1.1 简介
温馨提示
1.2 特性
- 802.11 b/g/n
- 内置Tensilica L106 超低功耗 32 位微型 MCU,主频支持 80 MHz 和160 MHz,支持 RTOS
- 内置10 bit高精度ADC
- 内置TCP/IP协议栈
- 内置TR 开关、balun、LNA、功率放大器和匹配网络
- 内置PLL、稳压器和电源管理组件,802.11b 模式下+20 dBm的输出功率
- A-MPDU 、 A-MSDU 的聚合和 0.4 s的保护间隔
- WiFi @ 2.4 GHz,支持 WPA/WPA2 安全模式
- 支持AT远程升级及云端OTA升级
- 支持 STA/AP/STA+AP 工作模式
- 支持 Smart Config 功能(包括 Android 和 iOS 设备)
- HSPI 、UART、I2C、I2S、IR Remote Control、PWM、GPIO
- 深度睡眠保持电流为 10 uA,关断电流小于 5 uA
- 2 ms 之内唤醒、连接并传递数据包
- 待机状态消耗功率小于1.0 mW (DTIM3)
- 工作温度范围:-40℃- 125℃
1.3 系列模组
-
ESP-01S
-
ESP-07S
-
ESP-12E
-
ESP-12F
-
ESP-12S
温馨提示
型号 | 封装 | flash大小 | 天线 | 可用IO |
---|---|---|---|---|
ESP-01S | DIP-8 | 8Mbit(1MB) | PCB天线 | 2 |
ESP-07S | SMD-16 | 32Mbit(4MB) | IPEX | 9 |
ESP-12E | SMD-22 | 32Mbit(4MB) | PCB天线 | 9 |
ESP-12F | SMD-22 | 32Mbit(4MB) | PCB天线 | 9 |
ESP-12S | SMD-16 | 32Mbit(4MB) | PCB天线 | 9 |
1.4 使用原因
用,也就是说可以将应用直接在 ESP8266 上运行,或通过另一个应用处理器进行业务逻辑处
分已经写入基于 AT 指令的串口转 wifi 固件的模块,方便直接连接原有单片机系统)。
- 作为WiFi模块来用,价格实惠(批发价可以低于10元)。同时,从初学者角度来看,就算购买了ESP8266开发板,价格也是在20-30元左右,学习成本低。所以,前期入门学习,笔者建议初学者可以考虑购买一个ESP8266开发板,可以绕过不少弯路,达到快速学习ESP8266的目的,比如NodeMcu开发板;
- 除了作为WiFi模块来用,其自身内置了32位处理器,也可以进行二次开发。读者可以把ESP8266当做Arduino+WiFi功能来开发;
- 基本的ESP8266开发体系形成,其自身的SDK不断迭代开发、基于LUA的NodeMcu模式、基于Arduino的生态移植、论坛社区上众多的参考资料,都使得ESP8266开发速度加快;
- ESP8266有三种工作模式:Station模式、Soft-AP模式、Station兼Soft-AP模式,可以满足大部分场合开发需求;
- 对于习惯用AT指令的同学,也支持给ESP8266烧写AT固件,可以当做Uart转WiFi使用,不过这不是本书的重点,需要研究的同学可以参考笔者写的一个技术帖子(https://www.arduino.cn/thread-44963-1-1.html) 。
1.5 使用场景
1.6 总结
文章来源: https://blog.csdn.net/lidahuisuchunlei/article/details/9256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