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在杜甫眼里,李白是超然脱俗的,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2-06 06:24:30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那年三月,李白离开朝廷,四月途经洛阳,他们在杜甫父亲杜闲的家里相识,尔后同往开封、商丘游历,次年他们又同游山东,赋诗作歌、情同手足,两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杜甫在诗中描写当时的情形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李杜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学者闻一多说:是“太阳和月亮的相碰”。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一见如故,情同兄弟。他们经常举杯共饮,携手同游,谈诗论文,议论时事,两人谈得非常投机。杜甫后来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中写道:“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说的是自己和李白高谈阔论,而酒中的李白最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本色,最能张扬他的人格魅力。随着和李白交往的日益加深,杜甫对李白的了解更为深入。李白的诗歌才情,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都让杜甫钦佩不已,并滋生出“偶像”情结。      杜甫曾在多首诗作中赞美李白天才放逸,洒脱飘逸,诗歌才情似行云流水,天马行空,用生命追寻浪漫,澎湃的热情让世人震撼,并同意老诗人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的观点。他认为李白的诗:如川江上行船,异峰奇岩;山花竹海,扑面而来。忽而岚雨飘洒,薄雾缭绕;忽而满天彩云,气清日朗;顺流而下,听不尽两岸猿声,看不完屏风迭嶂。杜甫认为李白诗:如高度烈酒,俗称“烧刀子”,一饮入喉,便有酒精刺鼻,热力入肺,胸胆开张。但不宜浅斟,而要痛饮;不宜小杯,而要大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