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

关于一些大学课程名的中文翻译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03-18 02:31:18
发信人: cameoer (趁年轻多看点comic:)), 信区: job 标 题: 课程词汇(全)(转载)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4年10月13日12:30:0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anslation 讨论区 】 【 原文由 cameoer 所发表 】 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工程数学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中国革命史 His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程序设计 Programming Design 机械制图 Mechanical Drawing 社会学 Sociology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物理实验 Physical Experiments 电路 Circuit 物理 Physics 哲学 Philosophy 法律基础 Basis of Law 理论力学 Theoretical Mechanics 材料力学 Material Mechanics 电机学 Electrical Machinery 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y 自动控制理论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Basis of Analogue Electronic Technique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笔记 - 高等教育的创新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1-08 21:02:40
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支柱, 你和我能看到并理解这个博客(或文章), 教育功不可没。 高等教育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高等教育一直在演进, 变革中, 最近一股“online higher education” 的浪潮在美国兴起, 貌似突兀, 其实有规律可循。 在关注最近的在线教育浪潮之前, 我们看看美国高等教育在过去两个世纪经历了哪些变革。 很早很早以前,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各具特色的教育家, 教育方法. 接受 “高等”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亲身投入大师门下, 成为大师的弟子。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学园,学生学习哲学外,还有数学、天文学、物理学、音乐理论等。 这是西方大学的鼻祖,入学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毕业和“找工作” 没有任何关系。 除此之外, 成规模的“大学教育”似乎不多。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 大学教育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欧洲人民移民美洲, 现代大学教育从欧洲传到了美国, 那时候, 欧洲人并不太看得起美国的教育。 本杰明·富兰克林 [1706 -1790] 在他的自传里说到, 他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被欧洲的科学家们怀疑,说这种水平的文章不是美国人写得出来的。美国的“常春藤”大学刚开始也是模仿欧洲的大学, 大学生们学习拉丁语, 哲学等学科。 (微软学术搜索项目展现了 科学家的家族树 , 可以看到许多教授的上几辈博士导师都是欧洲人。 ) (来源: wikipedia ) 浪潮之一:

笔记 - 高等教育的创新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01-04 07:23:57
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支柱, 你和我能看到并理解这个博客(或文章), 教育功不可没。 高等教育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高等教育一直在演进, 变革中, 最近一股“online higher education” 的浪潮在美国兴起, 貌似突兀, 其实有规律可循。 在关注最近的在线教育浪潮之前, 我们看看美国高等教育在过去两个世纪经历了哪些变革。 很早很早以前,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各具特色的教育家, 教育方法. 接受 “高等”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亲身投入大师门下, 成为大师的弟子。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学园,学生学习哲学外,还有数学、天文学、物理学、音乐理论等。 这是西方大学的鼻祖,入学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毕业和“找工作” 没有任何关系。 除此之外, 成规模的“大学教育”似乎不多。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 大学教育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欧洲人民移民美洲, 现代大学教育从欧洲传到了美国, 那时候, 欧洲人并不太看得起美国的教育。 本杰明·富兰克林 [1706 -1790] 在他的自传里说到, 他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被欧洲的科学家们怀疑,说这种水平的文章不是美国人写得出来的。美国的“常春藤”大学刚开始也是模仿欧洲的大学, 大学生们学习拉丁语, 哲学等学科。 (微软学术搜索项目展现了 科学家的家族树 , 可以看到许多教授的上几辈博士导师都是欧洲人。 ) (来源: wikipedia ) 浪潮之一:

口述中国|北大教授⑤柳彬:北大有心理方面问题的学生不少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2-11 11:43:09
【编者按】 卢梭说:“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蠢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部要由教育赐予我们。”教育就是这样赐予人以全新的生命。 那么北大教授如何看待教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又接受了怎样的教育?他们的人生有过怎样的际遇?读者可以在澎湃新闻请讲栏目推出的北大教授系列口述中找到答案。 今天,我们将刊发北京大学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柳彬的口述。 北大教授柳彬 进数学学院用的是排除法,关键是兴趣 我在1980年考到北大,1990年博士毕业,之后就留在北大做老师。 我不属于那种从小有远大志向的人,对专业的选择用的是非常简单的逻辑法——排除法。首先,我文笔不好,写不出好东西来,作文都是在及格线附近,所以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我选不了;其次,我手笨,所以实验科学的学科我不能选;第三,我记忆力不好,比如化学这个学科它需要很多记忆,我脑子没那么好使,记不住,那么这个学科自然就被我pass掉了。这么几条下来的话,我只能选数学。还好,学了数学以后,我发现学数学不算特别辛苦,所以就这么一直学下来了。 话虽这么说,其实,选择数学还是兴趣使然。我4岁就在路边看下象棋,不到吃饭不回家,6岁就能支招,属于自学成才。小时候喜欢玩所有争输赢的游戏,小朋友都喜欢和我一伙,因为我的胜率比较高

毕业证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1-26 21:09:20
昨天在李想的博客上面看到了他写的一篇日志,题目是 《印度留学,学IT》 ,看完之后让我有很多的共鸣。我本身不是国立大学毕业,更谈不上名校,而且不是计算机专业,但是现在自己觉得工作和生活还不错。但是从现在很多的名校的大学生中,依然看到的是那种迷茫和无助,甚至是一种无知和幼稚。有好多在高中的时候学习很好的学生但是进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花费父母近一生的积蓄后,不仅没有学到什么,没有成为“才”,还堕落到了连大学前都不如,素质简直不敢恭维。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知是你上了大学还是大学上了你”,所以看到大学生们花天酒地的生活,为他们的父母感到心痛。说到学习计算机,也要说下大学里面的教育,教计算机课程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没有做过项目的人,对程序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甚至有的老师竟让不知道学习这个课程可以干什么,教材的年代比学生的年龄都大,计算机等级考试还在考VF,Access等没有多少用处的知识,学生以为那就是就业的标准,拼了小命的去学习,发现毕业了那些东西并没有多少用处。所以我认为大学考上了就好好上,更要努力去学习知识,自己找东西学,不要等着学校可以给你什么。考不上就上职业教育,出来的结果绝对比大部分大学生要好,而且要省很多的钱。最近拿到了网络教育的毕业证,发现自己的钱花的很不值,看着那张类似与一张废纸一样的东西,心里的感觉怪怪的! 今天西安下雨了,我穿短袖,冷死了……………… 来源: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