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件事情非常火爆,一是联想被黑事件,二是百度被传谣事件。这两件事有极高的相似之处,如两家公司最近都身处风口浪尖,且一度饱受质疑,同时双方的公关部也及时介入,对舆论进行控制。不同之处在于,前一事件,联想的高管也动起来了,柳传志联合杨元庆和朱立南发布了一封内部信,义正言辞,慷慨激昂。而后一事件,百度高管并未发声,反倒是公关部的一则辟谣引发了轩然大波。绝大多数评论认为,百度将原谣言不打码直接发出来,反而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这是一起“教科书”式的失败案例。
所以,这事儿性质就变了,一边网友和媒体还在继续传播百度的辟谣,一边百度公关还在挨骂,简直是两头不讨好。那么百度公关真有那么蠢吗,我看未必?
一,处理谣言一般存在两种方式
在我看来,处理谣言一般存在两种方式,第一种,在谣言诞生之初便强行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控制,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中;第二种,在谣言诞生之初及时辟谣,避免多次传播,以及被加工炒作。现在来看,百度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否可行?我觉得不太可行,因为现在传播谣言的渠道太多,各类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论坛网站等等,都可以成为谣言传播助推器,一旦强行控制,可能遭到网友更激烈的反弹,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传播,这正是网友们一贯的尿性。而且,从成本上来讲,这一方案也不太划算。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第二种方案确实让更多人更快的知道了谣言的内容。不过是带辟谣字样的谣言,也就是说,之后媒体和网友传播可以,但必须连带“谣言”二字进行传播,如果单独传播谣言内容,则有法律风险,而各路评论显然也不能引用其中的内容。
之所不打码,我认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谣言的内容比较多,信息量较大。辟谣的前提是要确定谣言的内容,如果不打码,那你是针对哪些内容进行辟谣呢?很难确定。如果用自己的话展开来分别辟谣,那还不如把谣言原封不动的拿出来,这似乎更省事儿。
二,辟谣之后,接下来就是法务部的事儿了
在辟谣之后,公关部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如果还有人继续传播谣言(不带“辟谣”二字的内容),或者是以谣言为素材进行加工炒作,那么法务部基本上一告一个准。相反,如果你对原谣言进行打码,导致辟谣内容不清晰,还是会给某些人创造机会的。
我们再用一个链条来对比一下:
链条1:谣言产生------谣言发酵------谣言被加工------公关部辟谣------法务部介入
链条2:谣言产生------公关部辟谣------法务部介入
对比一下,是不是下面这个链条简单了许多?
再者,我觉得百度并不是怕谣言被大家知道,其实各路网友、媒体就算知道这些谣言,也不会掀起大风大浪。百度怕的是谣言被加工成深度评论,在高端媒体进行传播,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百度的业务以及股价表现,及时辟谣的意义就在这里。
文章来源: 现代公关无需遮遮掩掩,明火执仗开干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