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电子邮件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互联网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用户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不管发送到哪里,都只需负担网费)、非常快速的方式(几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任何指定的目的地),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
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同时,用户可以得到大量免费的新闻、专题邮件,并实现轻松的信息搜索。电子邮件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工作原理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发送和接收的原理可以很形象地用我们日常生活中邮寄包裹来形容:当我们要寄一个包裹时,我们首先要找到任何一个有这项业务的邮局,在填写完收件人姓名、地址等等之后包裹就寄出而到了收件人所在地的邮局,那么对方取包裹的时候就必须去这个邮局才能取出。同样的,当我们发送电子邮件时,这封邮件是由邮件发送服务器(任何一个都可以)发出,并根据收信人的地址判断对方的邮件接收服务器而将这封信发送到该服务器上,收信人要收取邮件也只能访问这个服务器才能完成。
电子邮件的发送
SMTP是维护传输秩序、规定邮件服务器之间进行哪些工作的协议,它的目标是可靠、高效地传送电子邮件。SMTP独立于传送子系统,并且能够接力传送邮件。
SMTP基于以下的通信模型:根据用户的邮件请求,发送方SMTP建立与接收方SMTP之间的双向通道。接收方SMTP可以是最终接收者,也可以是中间传送者。发送方SMTP产生并发送SMTP命令,接收方SMTP向发送方SMTP返回响应信息。
连接建立后,发送方SMTP发送MAIL命令指明发信人,如果接收方SMTP认可,则返回OK应答。发送方SMTP再发送RCPT命令指明收信人,如果接收方SMTP也认可,则再次返回OK应答;否则将给予拒绝应答(但不中止整个邮件的发送操作)。当有多个收信人时,双方将如此重复多次。这一过程结束后,发送方SMTP开始发送邮件内容,并以一个特别序列作为终止。如果接收方SMTP成功处理了邮件,则返回OK应答。
对于需要接力转发的情况,如果一个SMTP服务器接受了转发任务,但后来却发现由于转发路径不正确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发送该邮件,那么它必须发送一个“邮件无法递送”的消息给最初发送该信的SMTP服务器。为防止因该消息可能发送失败而导致报错消息在两台SMTP服务器之间循环发送的情况,可以将该消息的回退路径置空。
电子邮件的接收
电子邮件协议第3版本(POP3)
要在因特网的一个比较小的节点上维护一个消息传输系统(MTS,Message Transport System)是不现实的。例如,一台工作站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允许SMTP服务器及相关的本地邮件传送系统驻留且持续运行。同样的,要求一台个人计算机长时间连接在IP网络上的开销也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做不到的。尽管如此,允许在这样小的节点上管理邮件常常是很有用的,并且它们通常能够支持一个可以用来管理邮件的用户代理。为满足这一需要,可以让那些能够支持MTS的节点为这些小节点提供邮件存储功能。POP3就是用于提供这样一种实用的方式来动态访问存储在邮件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的。一般来说,就是指允许用户主机连接到服务器上,以取回那些服务器为它暂存的邮件。POP3不提供对邮件更强大的管理功能,通常在邮件被下载后就被删除。更多的管理功能则由IMAP4来实现。
邮件服务器通过侦听TCP的110端口开始POP3服务。当用户主机需要使用POP3服务时,就与服务器主机建立TCP连接。当连接建立后,服务器发送一个表示已准备好的确认消息,然后双方交替发送命令和响应,以取得邮件,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连接终止。一条POP3指令由一个与大小写无关的命令和一些参数组成。命令和参数都使用可打印的ASCII字符,中间用空格隔开。命令一般为3~4个字母,而参数却可以长达40个字符。
因特网报文访问协议第4版本(IMAP4)
IMAP4提供了在远程邮件服务器上管理邮件的手段,它能为用户提供有选择地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基于服务器的信息处理和共享信箱等功能。IMAP4使用户可以在邮件服务器上建立任意层次结构的保存邮件的文件夹,并且可以灵活地在文件夹之间移动邮件,随心所欲地组织自己的信箱,而POP3只能在本地依靠用户代理的支持来实现这些功能。如果用户代理支持,那么IMAP4甚至还可以实现选择性下载附件的功能,假设一封电子邮件中含有5个附件,用户可以选择下载其中的2个,而不是所有。
与POP3类似,IMAP4仅提供面向用户的邮件收发服务。邮件在因特网上的收发还是依靠SMTP服务器来完成。
电子邮件地址的构成
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USER”代表用户信箱的账号,对于同一个邮件接收服务器来说,这个账号必须是唯一的;第二部分“@”是分隔符;第三部分是用户信箱的邮件接收服务器域名,用以标志其所在的位置。
传输过程
参考文章: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B5%E5%AD%90%E9%82%AE%E4%BB%B6/111106
https://blog.csdn.net/xh16319/article/details/8145389
https://blog.csdn.net/zyh5540/article/details/18953853
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924879/article/details/101344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