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4号奔月,还记得那些年我们送往月球的使者吗?

点点圈 提交于 2020-12-22 06:08:10

       自从“鹊桥号”中继星在今年5月21日发射成功,我们就一直盼望着“嫦娥”4号可以早日奔月,毕竟“鹊桥”号中继星已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等候多时。左等右等,我们的“嫦娥”终于在今天搭乘长征三号乙启程了,预计将在月球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登陆。

       此次“嫦娥”4号不用多说,大伙儿都知道是2013年“嫦娥”3号的备份星,最开始其实并没有准备将备份星发射,但又无赖于其高昂的研究成本,所以最终还是准备将其送往月球,以获取更多的科研价值。

“嫦娥”3号着陆器


       与“嫦娥”3号相比,“嫦娥”4号的设计几乎一模一样,但其科学载荷会有较大的变化,其主要任务为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加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具体为对月球背面的环境进行研究;对月球背面的表面、浅深层、深层进行研究;由于月球背面电磁环境干净,可以在月球背面进行低频射电探测。同时,“嫦娥”4号搭载了低频射电探测仪、德国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瑞典中性原子探测仪以及沙特月球小型光学成像探测仪共4台国际合作仪器。其所搭载的月球只有140公斤,是迄今为止,最轻的月球车。与玉兔号月球车相同,白天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月夜时,通过其搭载的同位素热源供电供热。由于此次是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即便拥有中继星,风险依然较大,预祝“嫦娥”4号一切顺利。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月球探测,直到现在我们人类一共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65个月球着陆器。趁着这个热度,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1.前苏联“月球”1号

      1959年1月2日成功发射,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月球探测器,虽然仅仅从距月球5995公里的地方掠过,但依然震惊全球。同时,他也在远距离上探测了月球磁场、宇宙线及其变化、太阳微粒辐射、星际气体成分以及流星粒子。其上面的无线电设备只工作了60个小时,最终进入绕日轨道,成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2.前苏联“月球”2号


     1959年9月26日,“月球”2号被送入太空,并在2天后首次硬着陆。


3.前苏联“月球”3号

      1959年10月4号,“月球”3号再赴征程,3天后首次到达月球背面,并在距离月球6200公里的地方拍摄了29张照片,其中17张通过电视扫描被无线电传送回来。


4.美国“徘徊者”4号   

      1962年4月23日,美国“徘徊者”4号探测器才实现月面硬着陆,在其之前的1、2、3号探测器全部失败。4号探测器在撞击前发回了4316张高质量的照片,在最后425米,显示出直径1米大的陨石撞击坑和0.25米大的岩石。


5.前苏联“月球”9号

       1966年1月31日,重达1.583吨的“月球”9号在月球“风暴洋”附近成功实现人类首次软着陆。其在登陆月球时采用了长达5米机械探针,当探测器底部的探针接触到月面时,发动机立刻停止工作,并瞬间将探测器中的重达100公斤的着陆器弹出。糙是糙了点,但成功了,并且拍摄了照片,知道了月球表面是硬的,可以实时载人登月。然而不足之处是,苏联并没有对传回的照片进行加密,于是这些本属于苏联的月球照片成了全世界都能接收到的馅饼。


6.美国“阿波罗”11号

指令舱

登月舱“鹰”

返回舱

      1969年7月20号,不多说,家喻户晓。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7次登月,其中13号未能成功,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带回了440公斤月岩样品,大大促进了我们对月球的认识。


7.前苏联“月球”16号

        1970年9月12日,前苏联首次实现无人飞船软着陆月球,并首次带回月球样品。


8.前苏联“月球”17号

“月球”17号

“月球车”1号

       1970年11月10日,苏联发射了“月球”17号探测器,并携带了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月球车“月球车”1号,最终在月球上工作了11个月。


9.美国“伽利略”号

       1989年10月18日,美国发射“伽利略”号探测器,它本身是为探索木星所研发,但在1992年11月也对月球进行了探测,其对月球进行的多波段成像,获取的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月球影像成图和月球物质成分研究。


10.日本“飞天”号

       1990年1月24日,日本发射“飞天”号月球探测器,遗憾的是,该探测器并没有发回数据,但这是第一次由美国和苏联之外的国家发射月球探测器。


11.美国“月球勘探者”号

       1997年11月23日,美国发射“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除了正常的地质探测外,该探测器还肩负着寻找月球存在冰或水的证据的目的,并且发现月球两极可能存在水。


12.欧洲“智能”1号

        2003年9月27日,欧洲空间局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发射成功,14个月后抵达月球近月轨道,其详细绘制了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图和矿物分布图,并采集了表面岩石的化学成分。在延长服役1年后的2006年9月3号,该探测器以700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月球,科学家希望从它激起的尘埃中寻找月球起源之谜的答案。


13.日本“月亮女神”号

        2007年9月14日,日本成功发射“月亮女神”号月球探测器,与之前的“飞天”号不同,月亮女神是真正的进入绕月轨道进行探测的月球探测器,这开启了自“阿波罗”计划以来,世界上技术最复杂,规模最大,共耗资4.78亿美元的探月计划。该探测器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月球进行了观测,为日本载人登月奠定了基础。


14.中国“嫦娥”1号

        2007年10月24日,“嫦娥”1号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其搭载了微波探测仪、X射线谱仪、Y射线谱仪、CCD立体相机等等仪器,获取了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分析了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利用了微波辐射技术探测了月壤的厚度并估算了核聚变燃料氦-3的含量,也探测了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15.中国“嫦娥”3号

       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升空,这也是家喻户晓,不多说。最值得骄傲的是,“嫦娥”3号的软着陆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的三、四十年里,第一次有人类航天器软着陆月球。“玉兔”号月球车也拍摄了大量月表的高清图片。


       以上所述航天器都是在人类探月里程中具有较高意义的探测器,除了它们之外,依然还有这不少优秀的探测器,它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都为人类探索月球做出了贡献。像前苏联“月球”4至8号,三颗非人为控制而撞到月球,两颗脱离轨道,“阿波罗”7号、8号的绕月飞行但不着陆等等。

       不论政治、经济还是宗教文化的影响,人类探月之旅依然将奋发向前,虽任重道远但前景光明!



热文阅读


浅谈连杆行走机

持续关注!波士顿动力又来了!

涵道风扇——加个“铁圈”就是不一样

还记得MIT的“猎豹”四足机器人吗,它的第三代来了

近来争议极大的违反物理定律的电磁推进器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帝视角下的火箭发射(宛如星球大战)——重庆两江之星

自产芯片,明年用上!格力要造什么样的芯片?



声明: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喜欢就点赞,随手转发

END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工科生日常(ES-Daily)。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标签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