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k8s1.18版本,k8s已经支持四种类型的container:标准容器,sidecar容器,init容器,ephemeral容器。
一:ephemeral容器
1.1.什么是ephemeral容器
临时容器与其他容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缺少对资源或执行的保证,并且永远不会自动重启,因此不适用于构建应用程序。临时容器使用与常规容器相同的 ContainerSpec
段进行描述,但许多字段是不相容且不允许的。
- 临时容器没有端口配置,因此像
ports
,livenessProbe
,readinessProbe
这样的字段是不允许的。 - Pod 资源分配是不可变的,因此
resources
配置是不允许的。 - 有关允许字段的完整列表,
1.2.ephemeral容器的用途
当由于容器崩溃或容器镜像不包含调试实用程序而导致 kubectl exec
无用时,临时容器对于交互式故障排查很有用。
尤其是,distroless 镜像能够使得部署最小的容器镜像,从而减少攻击面并减少故障和漏洞的暴露。由于 distroless 镜像不包含 shell 或任何的调试工具,因此很难单独使用 kubectl exec
命令进行故障排查。
使用临时容器时,启用进程命名空间共享很有帮助,可以查看其他容器中的进程。
1.3.使用ephemeral容器
临时容器是使用 Pod 的 ephemeralcontainers
子资源创建的,可以使用 kubectl --raw
命令进行显示。首先描述临时容器被添加为一个 EphemeralContainers
列表:
{
"apiVersion": "v1",
"kind": "EphemeralContainers",
"metadata": {
"name": "example-pod"
},
"ephemeralContainers": [{
"command": [
"sh"
],
"image": "busybox",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name": "debugger",
"stdin": true,
"tty": true,
"terminationMessagePolicy": "File"
}]
}
使用如下命令更新已运行的临时容器 example-pod
:
kubectl replace --raw /api/v1/namespaces/default/pods/example-pod/ephemeralcontainers -f ec.json
这将返回临时容器的新列表:
{
"kind":"EphemeralContainers",
"apiVersion":"v1",
"metadata":{
"name":"example-pod",
"namespace":"default",
"selfLink":"/api/v1/namespaces/default/pods/example-pod/ephemeralcontainers",
"uid":"a14a6d9b-62f2-4119-9d8e-e2ed6bc3a47c",
"resourceVersion":"15886",
"creationTimestamp":"2019-08-29T06:41:42Z"
},
"ephemeralContainers":[
{
"name":"debugger",
"image":"busybox",
"command":[
"sh"
],
"resources":{
},
"terminationMessagePolicy":"File",
"imagePullPolicy":"IfNotPresent",
"stdin":true,
"tty":true
}
]
}
二.Init容器
2.1.什么是Init容器
一个pod中可以运行多个容器,也可以运行多个init 容器,init容器先于应用容器运行。
Init 容器与普通的容器非常像,除了如下两点:
- 它们总是运行到完成。
- 每个都必须在下一个启动之前成功完成。
2.2.与普通容器的不同之处
Init 容器支持应用容器的全部字段和特性,包括资源限制、数据卷和安全设置。 然而,Init 容器对资源请求和限制的处理稍有不同,在下面 资源 处有说明。
同时 Init 容器不支持 Readiness Probe,因为它们必须在 Pod 就绪之前运行完成。
如果为一个 Pod 指定了多个 Init 容器,这些容器会按顺序逐个运行。每个 Init 容器必须运行成功,下一个才能够运行。当所有的 Init 容器运行完成时,Kubernetes 才会为 Pod 初始化应用容器并像平常一样运行。
2.3.Init 容器作用
因为 Init 容器具有与应用容器分离的单独镜像,其启动相关代码具有如下优势:
- Init 容器可以包含一些安装过程中应用容器中不存在的实用工具或个性化代码。例如,没有必要仅为了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类似
sed
、awk
、python
或dig
这样的工具而去FROM
一个镜像来生成一个新的镜像。 - Init 容器可以安全地运行这些工具,避免这些工具导致应用镜像的安全性降低。
- 应用镜像的创建者和部署者可以各自独立工作,而没有必要联合构建一个单独的应用镜像。
- Init 容器能以不同于Pod内应用容器的文件系统视图运行。因此,Init容器可具有访问 Secrets 的权限,而应用容器不能够访问。
- 由于 Init 容器必须在应用容器启动之前运行完成,因此 Init 容器提供了一种机制来阻塞或延迟应用容器的启动,直到满足了一组先决条件。一旦前置条件满足,Pod内的所有的应用容器会并行启动。
2.4使用Init容器
下面的例子定义了一个具有 2 个 Init 容器的简单 Pod。 第一个等待 myservice
启动,第二个等待 mydb
启动。 一旦这两个 Init容器 都启动完成,Pod 将启动spec
区域中的应用容器。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myapp-pod
labels:
app: my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app-container
image: busybox:1.28
command: ['sh', '-c', 'echo The app is running! && sleep 3600']
initContainers:
- name: init-myservice
image: busybox:1.28
command: ['sh', '-c', "until nslookup myservice.$(cat /var/run/secrets/kubernetes.io/serviceaccount/namespace).svc.cluster.local; do echo waiting for myservice; sleep 2; done"]
- name: init-mydb
image: busybox:1.28
command: ['sh', '-c', "until nslookup mydb.$(cat /var/run/secrets/kubernetes.io/serviceaccount/namespace).svc.cluster.local; do echo waiting for mydb; sleep 2; done"]
这是 Kubernetes 1.6 版本的新语法,尽管老的 annotation 语法仍然可以使用。我们已经把 Init 容器的声明移到 spec 中: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myapp-pod
labels:
app: my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app-container
image: busybox
command: ['sh', '-c', 'echo The app is running! && sleep 3600']
initContainers:
- name: init-myservice
image: busybox
command: ['sh', '-c', 'until nslookup myservice; do echo waiting for myservice; sleep 2; done;']
- name: init-mydb
image: busybox
command: ['sh', '-c', 'until nslookup mydb; do echo waiting for mydb; sleep 2; done;']
1.5 版本的语法在 1.6 版本仍然可以使用,但是我们推荐使用 1.6 版本的新语法。 在 Kubernetes 1.6 版本中,Init 容器在 API 中新建了一个字段。 虽然期望使用 beta 版本的 annotation,但在未来发行版将会被废弃掉。
在所有的 Init 容器没有成功之前,Pod 将不会变成 Ready 状态。 Init 容器的端口将不会在 Service 中进行聚集。 正在初始化中的 Pod 处于 Pending 状态,但应该会将条件 Initializing 设置为 true。
如果 Pod 重启,所有 Init 容器必须重新执行。
对 Init 容器 spec 的修改,被限制在容器 image 字段中。 更改 Init 容器的 image 字段,等价于重启该 Pod。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4265496/blog/430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