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栗晶(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本科生)
责编丨浦肯野
排版丨光影如墨
图为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七十岁生日宴会,站在中央的是梅兰妮·克莱因(后排左四),她面带微笑,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前半生——平凡生活
1882年梅兰妮出生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她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后来,她接受了她的表哥亚瑟·克莱因(Arthur Klein)的求婚,并且育有三个孩子。在怀有第二个孩子时,梅兰妮患有了严重的产前抑郁,加上与丈夫的生活不和,梅兰妮变得非常沮丧。在接受了桑德尔·费伦兹(Sándor Ferenzi)的精神分析治疗后,埋下了她此后一生从事精神分析的种子。梅兰妮早期深受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影响,她最早接触的精神分析的读物便是弗洛伊德的《释梦》On Dreams,那时,弗洛伊德的《哀伤与忧郁》Mourning and Melancholia,《精神分析治疗的发展趋势》Lines of Advance in Psychoanalytic Therapy相继发表,梅兰妮深受鼓舞,对于精神分析也更加着迷。1919年,梅兰妮发表了她研究小儿子Erich的文章,不久,她首次在柏林协会发表她的论文——菲利克斯的学习障碍(Felix’s Learning Inhibitions),在接连几篇论文发表后,梅兰妮成为了柏林协会的正式会员。当时儿童精神分析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领域,梅兰妮在儿童精神分析的成果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于儿童精神分析的认知。这是一条十分曲折的道路,虽然梅兰妮的早期工作受到了一些权威人士的支持,但反对与质疑的声音一直很多。当时,有一件事引起了精神分析界的轰动,一位精神分析师被她所分析的孩子杀害,这激起了精神分析界对于梅兰妮创造的儿童精神分析方法安全性的怀疑。不久,她在柏林精神分析协会中受到了抵制。然而,英国协会对于梅兰妮的研究很感兴趣,邀请她来伦敦开展关于儿童分析的一系列的演讲,这次行程,改变了梅兰妮的命运。
后半生——发展精神分析理论
她的研究受到了英国的欢迎,第二年,应好友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的邀请,梅兰妮开始定居伦敦,并发表了关于儿童分析的研究报告。虽然梅兰妮的儿童分析技术具有很好的效果,但这一技术可能会对儿童正常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她的研究遭到了弗洛伊德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的学术攻击。不久,梅兰妮的女儿梅利塔(Melitta)来到伦敦投靠母亲,希望在精神分析中崭露头角。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梅兰妮相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符号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她提出了符号形成能力是儿童时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随后《儿童精神分析》The Psycho-Analysis of Children的出版,为后续偏执-分裂(paranoid-schizoid)和抑郁状态(depressive position)概念的提出奠定基础。1934年,梅兰妮的大儿子登山时不幸去世,她的女儿梅利塔与梅兰妮关于儿童分析的意见不合。次年,梅兰妮创造性地提出抑郁状态(depressive position),随后又发表了《爱,愧疚与修复》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当时,英国精神分析界存在两大阵营——梅兰妮派(Kleinians)和弗洛伊德派(Viennese Freudians)。两个学派互相辩论,相互攻击,又不断用各自方法深入研究精神分析。1942年,一个长达6个月的会议在英国召开。如同两大帮派的对决,梅兰妮和安娜坐在对峙席位上,两大阵营相互发言,激烈辩论。两者僵持不下时,苏珊(Susan Isaacs)发表文章——《幻想的性质和功能》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Phantasy,文章证实梅兰妮的婴儿幻想(phantasy)概念与经典的弗洛伊德观点相关,并由此衍生出了精神分析学。至此,争论已久的话题有了定论。在这次会议中,梅利塔情绪激动地控诉了梅兰妮精神分析对于一个孩子的伤害。辩论失败后,她奔赴美国,直至梅兰妮去世后,才再次回到英国。令人感叹唏嘘。
这次史诗级的学术辩论会议后,英国精神分析界划分出三大群体,梅兰妮派,弗洛伊德派和中间派,此前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和。梅兰妮继续在精神分析中耕耘,后来她细化了自我分裂(ego-splitting)和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的概念。
儿童精神分析
在梅兰妮进行儿童分析之前,精神分析学界对于成人分析持有这样的观点——分析师和病人之间需要首先建立一种积极的正向情感,当病人足够信任和爱护分析师时(就像小时候依恋父母一样),那么分析师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精神分析从而治愈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学界对于如何建立起这样的一种情感关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同时,分析师们也意识到,这种对于成人精神分析很有效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儿童。因为对于成人来说,由于已经度过依恋父母的阶段,他们可以较为容易地将那份依恋移情到其他人身上,而小孩子正处在十分依恋父母的阶段,儿童很难将这种依恋转移到分析师身上。
基于上述背景,针对于儿童分析梅兰妮另辟蹊径,她放弃了与儿童建立这种正向情感的阶段,而是将玩具等摆放在分析室,通过儿童摆弄玩具或者儿童的叙述分析他们的心理,并且梅兰妮会直接将儿童行为背后的隐喻(性寓意和谋杀想法等)真实地告诉儿童。从梅兰妮分析的案例来说,这种另辟蹊径的方法是有效的,但是这种做法却放大了孩子的焦虑,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不利影响。梅兰妮的女儿那么强烈地反对梅兰妮的儿童精神分析方法,加上当时轰动一时的事件——被分析者将精神分析师杀害的新闻,这种方法的缺陷也算可以窥得一斑了。
但梅兰妮对于精神分析的重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将弗洛伊德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了客体关系理论。虽然这个名字比较高大上,但大家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或者翻看一些网络上富含哲学的话,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客体关系理论的影子。客体关系理论通俗来说,就是孩子的精神成长过程会受到早期与父母关系的影响。因为在孩子的早期阶段,当儿童开始与外界建立人际关系的联系时,父母是儿童早期接触的重点甚至唯一的对象,儿童最初与父母建立起来的关系形态,会深刻地影响到他们未来建立的人际关系形态。
梅兰妮客体关系理论中婴儿的心理变化
梅兰妮开创的客体关系理论和她在儿童精神分析治疗实践中认为,婴儿从出生开始,便开始了漫长的心理成长。最初,婴儿会与外界客体的某部分建立联系,而这些联系被单纯的划分为好的和坏的,这种心理状态就是偏执-分裂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以婴儿吃奶为例,在这一阶段,对于婴儿来说,饥饿时候可以给他们奶水滋养的乳房就是好的,而没有乳汁的乳房就会被划分为坏的。
婴儿形成思想之前,他们处于一种无意识幻想(并不是思想)阶段,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婴儿不断地与外界环境接触联系,无意识幻想不断受到重塑,思想也逐渐形成。随着时间推移和婴儿感知的发展,在约五个月大的时候,婴儿逐渐能把同一个客体的各种不同特征(好客体和坏客体)整合在一起,并开始感受到他们和母亲不是一个整体,“爱的客体”(love object)存在于自体之外。至此,婴儿的心理状态进入到了抑郁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在这种心理位置下,好与坏两种性质集于同一客体上。当坏客体受到主体攻击时,好客体也受到被攻击的危险,同时由好客体支撑的婴儿主体随之也受到威胁。这就使得在这一阶段,婴儿会因母亲不在身边而扩大焦虑,而当母亲出现时婴儿才会打消这种担忧和焦虑。
从出生到1岁左右,婴儿经历了上述两个心理位置,此后,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会在不断地与外界客体建立联系,了解客体的复杂性与善恶好坏的对立统一,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梅兰妮的一生致力于从事儿童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也在她的推动下得到发展。与精神分析结缘之初,她从身边最亲近的孩子们开始,进行精神分析的探索和实践。梅兰妮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日益疏远,1934年她的大儿子在登山过程中去世,但外界不少评论认为是大儿子的死并非意外,而是他为寻求解脱而选择了自杀;同时女儿也和她闹翻,甚至远居他乡,直至梅兰妮去世前都不曾相见。晚年时,梅兰妮或许认识到精神分析给她的家庭带来的不幸,选择用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家人,作为对儿女们的补偿。在学术方面,她将精神分析进一步发展,创建了精神分析中十分重要的学派,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的先河,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晚年时,由于身体原因,她开始着手一些研究以外的事情,比如成立梅兰妮·克莱因基金,着手准备自传等。1960年,梅兰妮因结肠癌去世。一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大师离开了人间。
参考文献:
1. https://encyclopedia.thefreedictionary.com/Object+relations+theory
2. 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action-printnews-itemid-380.html
3. https://psychology.wikia.org/wiki/Paranoid-schizoid_position
4. Aguayo J. On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back to the beginni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2008; 89: 423-425.
5. https://melanie-klein-trust.org.uk/
6. Hinshelwood RD. Clinical Klein. 杨方峰 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
往期精彩:
俄克拉何马大学教授Dr. Song:童年经历如何塑造今后的人生
关于我们:
http://weixin.qq.com/r/mTj64jzEGGFnrXiB922L (二维码自动识别)
“脑人言”是公益的脑科学原创科普团队,由海内外一线科研人员组成,专注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转载请联系:lyx15951083876;合作请联系:iam7182;加入作者团队请联系:chinatang2010。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4386395/blog/43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