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VM简介
SVM方法建立在统计学VC维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上,既可以用于分类(二/多分类)、也可用于回归和异常值检测。SVM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对未知数据拥有很强的泛化能力,特别是在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相较其他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具有更优的性能。
使用SVM作为模型时,通常采用如下流程:
- 对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
- 应用核函数对样本进行映射(最常采用和核函数是RBF和Linear,在样本线性可分时,Linear效果要比RBF好)
- 用cross-validation和grid-search对超参数进行优选
- 用最优参数训练得到模型
- 测试
sklearn中支持向量分类主要有三种方法:SVC、NuSVC、LinearSVC,扩展为三个支持向量回归方法:SVR、NuSVR、LinearSVR。
SVC和NuSVC方法基本一致,唯一区别就是损失函数的度量方式不同(NuSVC中的nu参数和SVC中的C参数);LinearSVC是实现线性核函数的支持向量分类,没有kernel参数,也缺少一些方法的属性,如support_等。
2. 参数
- SVC class
sklearn.svm.
SVC
(C=1.0, kernel='rbf', degree=3, gamma='auto', coef0=0.0, shrinking=True, probability=False, tol=0.001, cache_size=200, class_weight=None, verbose=False, max_iter=-1, decision_function_shape='ovr', random_state=None)
C:
惩罚系数,用来控制损失函数的惩罚系数,类似于LR中的正则化系数。C越大,相当于惩罚松弛变量,希望松弛变量接近0,即对误分类的惩罚增大,趋向于对训练集全分对的情况,这样会出现训练集测试时准确率很高,但泛化能力弱,容易导致过拟合。 C值小,对误分类的惩罚减小,容错能力增强,泛化能力较强,但也可能欠拟合。
kernel:
算法中采用的和函数类型,核函数是用来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的一种方法。参数选择有RBF, Linear, Poly, Sigmoid,precomputed或者自定义一个核函数, 默认的是"RBF",即径向基核,也就是高斯核函数;而Linear指的是线性核函数,Poly指的是多项式核,Sigmoid指的是双曲正切函数tanh核;。
degree:
当指定kernel为'poly'时,表示选择的多项式的最高次数,默认为三次多项式;若指定kernel不是'poly',则忽略,即该参数只对'poly'有用。(多项式核函数是将低维的输入空间映射到高维的特征空间)
gamma:
核函数系数,该参数是rbf,poly和sigmoid的内核系数;默认是'auto',那么将会使用特征位数的倒数,即1 / n_features。(即核函数的带宽,超圆的半径)。gamma越大,σ越小,使得高斯分布又高又瘦,造成模型只能作用于支持向量附近,可能导致过拟合;反之,gamma越小,σ越大,高斯分布会过于平滑,在训练集上分类效果不佳,可能导致欠拟合。
coef0:
核函数常数值(y=kx+b中的b值),只有‘poly’和‘sigmoid’核函数有,默认值是0。
shrinking : 是否进行启发式。如果能预知哪些变量对应着支持向量,则只要在这些样本上训练就够了,其他样本可不予考虑,这不影响训练结果,但降低了问题的规模并有助于迅速求解。进一步,如果能预知哪些变量在边界上(即a=C),则这些变量可保持不动,只对其他变量进行优化,从而使问题的规模更小,训练时间大大降低。这就是Shrinking技术。 Shrinking技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支持向量只占训练样本的少部分,并且大多数支持向量的拉格朗日乘子等于C。
probability:
是否使用概率估计,默认是False。必须在 fit( ) 方法前使用,该方法的使用会降低运算速度。
tol:
残差收敛条件,默认是0.0001,即容忍1000分类里出现一个错误,与LR中的一致;误差项达到指定值时则停止训练。
cache_size:
缓冲大小,用来限制计算量大小,默认是200M。
class_weight : {dict, ‘balanced’},字典类型或者'balance'字符串。权重设置,正类和反类的样本数量是不一样的,这里就会出现类别不平衡问题,该参数就是指每个类所占据的权重,默认为1,即默认正类样本数量和反类一样多,也可以用一个字典dict指定每个类的权值,或者选择默认的参数balanced,指按照每个类中样本数量的比例自动分配权值。如果不设置,则默认所有类权重值相同,以字典形式传入。 将类i 的参数C设置为SVC的class_weight[i]*C。如果没有给出,所有类的weight 为1。'balanced'模式使用y 值自动调整权重,调整方式是与输入数据中类频率成反比。如n_samples / (n_classes * np.bincount(y))。(给每个类别分别设置不同的惩罚参数C,如果没有给,则会给所有类别都给C=1,即前面参数指出的参数C。如果给定参数'balance',则使用y的值自动调整与输入数据中的类频率成反比的权重。)
verbose : 是否启用详细输出。在训练数据完成之后,会把训练的详细信息全部输出打印出来,可以看到训练了多少步,训练的目标值是多少;但是在多线程环境下,由于多个线程会导致线程变量通信有困难,因此verbose选项的值就是出错,所以多线程下不要使用该参数。
max_iter:
最大迭代次数,默认是-1,即没有限制。这个是硬限制,它的优先级要高于tol参数,不论训练的标准和精度达到要求没有,都要停止训练。
decision_function_shape : 原始的SVM只适用于二分类问题,如果要将其扩展到多类分类,就要采取一定的融合策略,这里提供了三种选择。‘ovo’ 一对一,为one v one,即将类别两两之间进行划分,用二分类的方法模拟多分类的结果,决策所使用的返回的是(样本数,类别数*(类别数-1)/2); ‘ovr’ 一对多,为one v rest,即一个类别与其他类别进行划分,返回的是(样本数,类别数),或者None,就是不采用任何融合策略。默认是ovr,因为此种效果要比oro略好一点。
random_state:
在使用SVM训练数据时,要先将训练数据打乱顺序,用来提高分类精度,这里就用到了伪随机序列。如果该参数给定的是一个整数,则该整数就是伪随机序列的种子值;如果给定的就是一个随机实例,则采用给定的随机实例来进行打乱处理;如果啥都没给,则采用默认的 np.random实例来处理。
- NuSVC class
sklearn.svm.
NuSVC
(nu=0.5, kernel='rbf', degree=3, gamma='auto', coef0=0.0, shrinking=True, probability=False, tol=0.001, cache_size=200, class_weight=None, verbose=False, max_iter=-1, decision_function_shape='ovr', random_state=None)
nu: 训练误差部分的上限和支持向量部分的下限,取值在(0,1)之间,默认是0.5
- LinearSVC class
sklearn.svm.
LinearSVC
(penalty='l2', loss='squared_hinge', dual=True, tol=0.0001, C=1.0, multi_class='ovr', fit_intercept=True, intercept_scaling=1, class_weight=None, verbose=0, random_state=None, max_iter=1000)
penalty:
正则化参数,L1和L2两种参数可选,仅LinearSVC有。
loss:
损失函数,有‘hinge’和‘squared_hinge’两种可选,前者又称L1损失,后者称为L2损失,默认是是’squared_hinge’,其中hinge是SVM的标准损失,squared_hinge是hinge的平方
dual:
是否转化为对偶问题求解,默认是True。
tol:
残差收敛条件,默认是0.0001,与LR中的一致。
C:
惩罚系数,用来控制损失函数的惩罚系数,类似于LR中的正则化系数。
multi_class:
负责多分类问题中分类策略制定,有‘ovr’和‘crammer_singer’ 两种参数值可选,默认值是’ovr’,'ovr'的分类原则是将待分类中的某一类当作正类,其他全部归为负类,通过这样求取得到每个类别作为正类时的正确率,取正确率最高的那个类别为正类;‘crammer_singer’ 是直接针对目标函数设置多个参数值,最后进行优化,得到不同类别的参数值大小
fit_intercept:
是否计算截距,与LR模型中的意思一致。
class_weight:
与其他模型中参数含义一样,也是用来处理不平衡样本数据的,可以直接以字典的形式指定不同类别的权重,也可以使用balanced参数值。
verbose:
是否冗余,默认是False。
random_state:
随机种子。
max_iter:
最大迭代次数,默认是1000。
3. 属性(Attributes)
support_:
以数组的形式返回支持向量的索引,即在所有的训练样本中,哪些样本成为了支持向量。
support_vectors_:
返回支持向量,汇总了当前模型所有的支持向量。
n_support_:
比如SVC将数据集分成了4类,该属性表示了每一类的支持向量的个数。
dual_coef_:
对偶系数,即支持向量在决策函数中的系数,在多分类问题中,这个会有所不同。
coef_:
每个特征系数(重要性),只有核函数是Linear的时候可用。
intercept_:
决策函数中的常数项(借据值),和coef_共同构成决策函数的参数值。
4. 方法(Method)
decision_function(X):
获取数据集中样本X到分离超平面的距离。
fit(X, y):
在数据集(X,y)上拟合SVM模型。
get_params([deep]):
获取模型的参数。
predict(X):
预测数据值X的标签。
score(X,y):
返回给定测试集和对应标签的平均准确率。
5. 核函数的使用
- RBF核:高斯核函数就是在属性空间中找到一些点,这些点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样本点,把这些点当做base,以这些base为圆心向外扩展,扩展半径即为带宽,即可划分数据。换句话说,在属性空间中找到一些超圆,用这些超圆来判定正反类。
- 线性核和多项式核:这两种核的作用也是首先在属性空间中找到一些点,把这些点当做base,核函数的作用就是找与该点距离和角度满足某种关系的样本点。当样本点与该点的夹角近乎垂直时,两个样本的欧式长度必须非常长才能保证满足线性核函数大于0;而当样本点与base点的方向相同时,长度就不必很长;而当方向相反时,核函数值就是负的,被判为反类。即,它在空间上划分出一个梭形,按照梭形来进行正反类划分。
- Sigmoid核:同样地是定义一些base,核函数就是将线性核函数经过一个tanh函数进行处理,把值域限制在了-1到1上。
总之,都是在定义距离,大于该距离,判为正,小于该距离,判为负。至于选择哪一种核函数,要根据具体的样本分布情况来确定。
一般有如下指导规则:
- 如果Feature的数量很大,甚至和样本数量差不多时,往往线性可分,这时选用LR或者线性核Linear;
- 如果Feature的数量很小,样本数量正常,不算多也不算少,这时选用RBF核;
- 如果Feature的数量很小,而样本的数量很大,这时手动添加一些Feature,使得线性可分,然后选用LR或者线性核Linear;
- 多项式核一般很少使用,效率不高,结果也不优于RBF;
- Linear核参数少,速度快;RBF核参数多,分类结果非常依赖于参数,需要交叉验证或网格搜索最佳参数,比较耗时;
- 应用最广的应该就是RBF核,无论是小样本还是大样本,高维还是低维等情况,RBF核函数均适用。
6. 总结
支持向量机的优点:
- 在高维空间中非常高效;
- 即使在数据维度比样本数量大的情况下仍然有效;
- 在决策函数(称为支持向量)中使用训练集的子集,因此它也是高效利用内存的;
- 通用性:不同的核函数与特定的决策函数一一对应;
支持向量机的缺点:
- 如果特征数量比样本数量大得多,在选择核函数时要避免过拟合;
- 支持向量机不直接提供概率估计,这些都是使用昂贵的五次交叉验算计算的。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solong1989/p/962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