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推动RPA?
科技公司作为集团未来的创新和利润中心,致力于引入新技术,帮助企业实现创新技术与业务的成功结合。推动企业引入RPA,将有助于加速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专注能力,同时为科技公司带来创新的业务和新的利润途径。
企业仅引入RPA并不代表着可以实现运营效率,如果引入RPA的部门没有足够的知识,那么最终可能会失败,并且像许多企业担心的那样,RPA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的有效。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某部门引入RPA,但仅用于该部门内的某些任务,使用一段时间后,范围并未扩大,RPA对运营效率的提升没有得到认可。
业务部门引入RPA是正确的,但RPA不仅仅是一个IT 项目,而是一项转型,它将改变组织的人员、业务流程和技术。三个元素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与抵制变化的人有关,要有效发挥RPA必须通过充分管理这三个元素,最终创建一个可以在整个公司范围内利用RPA的系统,以实现显着的运营效率。
RPA的特点
RPA的最大优点是它不需要更改已使用的现有应用程序和工具,相比修改系统或者开发接口投入IT资源要少。例如,机器人执行与人类相同的屏幕操作,例如复制显示在屏幕上的特定字符串,自动启动excel将数据复制到数据表,生成业务人员所需要的报表。
另一方面,RPA的引入对企业具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工作自动化意味着企业对系统的依赖性更大。对系统的依赖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人为控制无法跟上,这将成为重大风险。
因此,在引入RPA时,必须事先仔细了解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我们的角色定位
协助业务系统化
RPA是实现业务自动化的有效工具,但首先要明确分配给RPA的任务和其他任务,将无法实现期望的效果。如果业务部门不完全了解RPA的特征和功能,则很难选择合适的业务。
如果企业有业务流程手册,明确详细的步骤、确认和条件,则可以基于该手册构建RPA机器人流程,但是如果没有手册,则需要由业务部门负责人来创建它,或者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并组织工作内容。
科技公司需要在定义系统化方面与业务部门进行合作,以便明确哪些任务适合并使用RPA,这不是业务部门能单独处理的事情。
领导RPA的开发
科技公司在验证RPA针对特定部门或特定任务的小规模有效性使用的同时,逐步探索扩大工作范围。随着使用的深入,RPA需要应用到整个企业,并且要实现成熟的业务效率。科技公司有必要从小的开始阶段就领导RPA,累积运作经验。
培训机器人开发人员
我们接触了一些RPA工具,发现使用这些工具要比传统的编程工具开发更容易,但是对于不了解它的初学者来说仍然很难。
在RPA实施阶段,科技公司与合作伙伴领导RPA项目开发和人员培训,未来才能实现在整个公司中的持续推进。
科技公司需要向每个业务的负责人介绍实际内容,例如可以使用RPA制作哪种机器人,适合哪种工作以及如何制作实际的机器人。
为了有效地运行RPA,必须培养开发人员,可以根据每个部门的工作来创建机器人。开发人员必须能够正确理解RPA特性,并判断RPA是否可用于某项业务流程。
确保系统处理故障
机器人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停止运行,从而导致无法执行任务的故障。如果这是一项重要任务,则还需要考虑如果RPA不可用该怎么办。
业务越重要,在RPA发生故障时必须保护系统越多。诸如重新启动机器人之类的基本操作可以由业务部门处理,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专门的内容(如确定故障的根本原因)只能由开发人员处理。
RPA产品筛选标准
- 部署简单产品易用
- 扩展灵活兼容性强
- 非侵入式集成,是否需要二次开发
- 后续维护是否繁琐
- 投资回报率比例
- 是否支持无人值守机器人
- 是否支持7*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小规模验证
在完全引入RPA之前执行概念验证。旨在通过小型试点,调查和验证其有效性。
目标业务选定
选择合适的目标业务。引入RPA的最佳业务是使需要大量处理和手工工作量的业务流程。但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入和验证RPA,建议应先应用于易于制定且决策逻辑不复杂的任务。
目标业务的详细调查和要求的定义
与业务系统构建不同,在RPA中,需求定义的重点是确定要自动化的工作范围,业务流程和规则以及决策逻辑。组织业务流程,例如每个业务流程中的输入和输出,用于处理的规则以及在业务流程中放置RPA的位置。
另外,机器人的容错能力也非常重要。RPA按照确定的步骤执行任务,但是即使发生意外情况,例如当要处理的数据包括意外数据或处理目标的屏幕布局发生变化时,机器人也会您需要创建一个可以正确处理错误或从错误中恢复的系统。异常检测和恢复的设计还必须在需求定义文档中进行描述。
RPA环境搭建
进行环境准备工作,例如软件和硬件。RPA工具大致可分为两种:在本地PC上实现的桌面型RPA和从服务器集中管理机器人的服务器型RPA。由于硬件环境取决于RPA工具,因此有必要在参考RPA供应商推荐的硬件规格的同时准备环境。
RPA测试
创建测试数据和运行测试。
RPA效果验证
通过小规模实施,计算RPA应用于目标业务的效果。可以基于的结果在某些业务模式中确认RPA利用的有效性。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muiwingkuen/blog/319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