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lf4j
The Simple Logging Facade for Java (SLF4J) serves as a simple facade or abstraction for various logging frameworks, such as java.util.logging, logback and log4j. SLF4J allows the end-user to plug in the desired logging framework at deployment time.
简单日志门面(SLF4J)为各种日志框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使得用户能够在部署的时候配置其所希望的日志系统。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日志系统,每个日志系统的风格、样式和布局也不尽相同,在不同日志系统之间进行切换耗时耗力。使用slf4j无需考虑具体使用哪个日志系统,统一使用slf4j的API进行开发。当要在不同日志系统之间进行切换时,只需要选择对应的日志系统包即可,十分灵活方便(当然,日志系统本身的jar包和配置文件还是需要的)。还有一点好处是,slf4j能够支持多个参数,并且通过{}占位符进行替换,避免了各种各样的判断条件,从而提升了性能。
到官网下载最新版本的slf4j,解压缩。slf4j-api-version.jar是slf4j的核心jar包。除此之外,还包含许多与日志系统对应的jar包。
slf4j中与各日志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二、logback
Logback是一款开源的日志组件,可以应用在不同的环境下。主要包括三个模块:logback-core、logback-classic和logback-access。
logback-core是其他模块的基础模块。logback-classic可以看做是log4j的改良版本,完整地实现了slf4j API,使得logback可以与其他日志系统自由切换。logback-access集成Servlet容器,提供通过http访问日志的功能。
Logback由三个主要的类构建而成:Logger、Appender和Layout。Logger是日志的记录器,主要用于存放日志对象,也可以定义日志类型和级别。Appender主要用于指定日志的输出目标,输出目标可以是控制台、文件、数据库等。Layout主要负责格式化日志信息。
Logger的级别按照优先级的高低顺序分为:ERROR、WARN、INFO、DEBUG、TRACE。
三、下载与配置
到官网下载最新版本的logback,解压缩。
通常,在classpath目录下创建一个logback.xml来进行logback的配置。如果没有创建配置文件,logback会调用BasicConfigurator,创建一个默认的最小化配置。
<configuration>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 Assigned the type ch.qos.logback.classic.encoder.PatternLayoutEncoder by default --> <encoder> <pattern>%d{HH:mm:ss.SSS} [%thread] %-5level %logger{36} -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root level="debug"> <appender-ref ref="STDOUT" /> </root> </configuration>
四、配置说明
配置文件以<configuration>
开始,包含一个<root>
元素、若干<appender>
元素以及若干<logger>
元素。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scan:当设置为true时,配置文件如果发生改变,将会被重新加载,默认值为true。 scanPeriod:设置监测配置文件是否有修改的时间间隔,默认单位是毫秒。 当scan为true时,此属性生效。默认的时间间隔为1分钟。 debug:当设置为true时,将打印出logback内部日志信息,实时查看logback运行状态。 默认值为false。 --> <configuration scan="false" scanPeriod="60 seconds" debug="false"> <!-- 定义日志的根目录 --> <property name="LOG_HOME" value="/app/log" /> <!-- 定义日志文件名称 --> <property name="appName" value="netty"></property> <!-- 控制台输出 -->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Encoding>UTF-8</Encoding> <!-- 日志输出格式: %d表示日期时间 %thread表示线程名 %-5level表示级别从左向右显示5个字符宽度 %logger{50}表示logger名字最长50个字符,否则按照句点分割 %msg表示日志消息 %n表示换行符 --> <layout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PatternLayout"> <pattern>%d{yyyy-MM-dd HH:mm:ss.SSS} [%thread] %-5level %logger{50} - %msg%n</pattern> </layout> </appender> <!-- 滚动文件输出。当符合某个条件时,将日志记录滚动到其他文件 --> <appender name="appLogAppender"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Encoding>UTF-8</Encoding> <!-- 指定日志文件的名称 --> <file>${LOG_HOME}/${appName}.log</file> <!-- 制定滚动策略,涉及文件移动和重命名。 TimeBasedRollingPolicy: 最常用的滚动策略,它根据时间来制定滚动策略, 既负责滚动也负责触发滚动。 -->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 滚动时产生的文件的存放位置及文件名称 %d{yyyy-MM-dd}表示按天进行滚动 %i表示当文件大小超过maxFileSize时,按照i进行文件滚动 --> <fileNamePattern>${LOG_HOME}/${appName}-%d{yyyy-MM-dd}-%i.log</fileNamePattern> <!-- 可选节点,控制保留的归档文件的最大数量,超出数量就删除旧文件。 假设设置每天滚动,且maxHistory是365,则只保存最近365天的文件, 删除之前的旧文件。注意,删除旧文件时,那些为了归档而创建的目录也会被删除。 --> <MaxHistory>365</MaxHistory> <!-- 当日志文件超过maxFileSize指定的大小时,根据上面提到的%i进行日志文件滚动。 注意此处配置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是无法实现按文件大小进行滚动的, 必须配置timeBasedFileNamingAndTriggeringPolicy --> <timeBasedFileNamingAndTrigger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AndTimeBasedFNATP"> <maxFileSize>100MB</maxFileSize> </timeBasedFileNamingAndTriggeringPolicy> </rollingPolicy> <!-- 日志输出格式 --> <layout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PatternLayout"> <pattern>%d{yyyy-MM-dd HH:mm:ss.SSS} [ %thread ] - [ %-5level ] [ %logger{50} : %line ] - %msg%n</pattern> </layout> </appender> <!-- name:表示匹配的logger类型前缀,也就是包的前半部分 level:表示要记录的日志级别 additivity:作用在于children-logger是否使用rootLogger配置的appender进行输出, false:表示只用当前logger的appender-ref, true:表示当前logger的appender-ref和rootLogger的appender-ref都有效 --> <!-- hibernate logger --> <logger name="org.hibernate" level="error" /> <!-- Spring framework logger --> <logger name="org.springframework" level="error" additivity="false"></logger> <!-- root与logger是父子关系,没有特别定义则默认为root。 任何一个类只会和一个logger对应,要么是定义的logger,要么是root。 判断的关键在于找到这个logger,然后判断这个logger的appender和level。 --> <root level="info"> <appender-ref ref="stdout" /> <appender-ref ref="appLogAppender" /> </root> </configuration>
五、用法
通常,logback与slf4j一同使用。
- 创建logback.xml配置文件
- 在Java程序中引入slf4j的jar包:org.slf4j.Logger和org.slf4j.LoggerFactory
- 在Java类中使用slf4j的API记录日志
所有的logger都关联到一个LoggerContext对象,由它负责logger的创建和排列。通过LoggerFactory类的静态方法getLogger()取得所创建的logger实例,参数为当前类名,然后调用logger中与级别对应的打印方法来输出日志。
final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this.class); logger.info("logback info");
如果想查看logback内部状态信息,可以先通过slf4j的LoggerFactory.getLoggerFactory()方法创建一个LoggerContext实例,然后调用logback核心包中的静态类StatusPrinter的print()方法打印日志信息。
LoggerContext lc = (LoggerContext) LoggerFactory.getILoggerFactory(); StatusPrinter.print(lc);
运行时,将与所希望使用的日志系统对应的jar包添加到classpath,这样就切换到该日志系统。最终,在部署时实现不同日志系统之间的自由切换,与开发分离。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gefenghua/p/645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