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
- 物理层: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透明地传输比特流。物理层不关心比特流的实际意义和结构,只是负责接收和传送比特流。物理层定义网络硬件的特性,包括使用什么样的传输介质以及与传输介质连接的接头等物理特性便于理解:(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比特。
- 数据链路层:主要将从物理层接收的数据进行MAC地址(网卡的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并要产生和识别帧边界 。数据链路层还提供了差错控制与流量量控制的方法,保证在物理线路上传送的数据无差错。
- 网络层:(主要将从下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IP地址(例192.168.0.1)的封装与解封装)进行路由选择,以确保数据分组(Packet)从发送端到达接收端,并在数据分组发生阻塞时进行拥塞控制。网络层还要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连问题,以实现数据分组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中传输。网络层协议的代表有:IP、IPX、RIP、OSPF等。
- 传输层:(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再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为上一层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使传输层以上的各层不再关心信息传输的问题。传输层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形成报文(Message),在必要时将其分成若干个分组,然后交给网络层进行传输。传输层协议的代表有:TCP、UDP、SPX等
- 会话层:针对远程访问进行管理(比如断点续传), 包括会话管理理、传输同步以及数据交换管理理等。会话层负责维护两个会话主机之间连接的建立、管理和终止,以及数据的交换。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与接收端口)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机名))
-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多个通信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包括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 主要是进行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释、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等(也就是把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东西转换成人能够能识别的东西(如图片、声音等)。
- 应用层: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各种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络管理和远程登录等, 主要是一些终端的应用,比如说FTP(各种文件下载),WEB(IE浏览),QQ之类的(可以把它理解成我们在电脑屏幕上可以看到的东西.就是终端应用)。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层次间的对应关系:
网络接口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运输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运输层;
应用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5、6、7层。
域名的解析过程
用户输入一个网址?计算机执行了什么操作?
1. 所有的数据通信都必须经过封装,经由物理理线路路传送
2. 所有的主机名,都需要解析为IP地址
3. 应⽤用层使⽤用HTTP协议,并利利⽤用传输层⾯面向连接的TCP协议
4. WEB应⽤用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器的⼯工作模式
5. 数据包通过路路由器器,根据路路由表进⾏行行转发
6. 在每个⽹网络内部,都要把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
7. 服务器器上的WEB服务进程在监听TCP的80端⼝口
8. 服务器器按照请求,⽣生成HTML⽂文档发送到客户端
9. 客户端浏览器器解释HTML⽂文档,⽣生成⻚页⾯面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fanBlog/p/1239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