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一 数据
数据的定义: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的定义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
数据的类型:数字、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以不同种方式进行存储。
二 数据库(DB)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的功能: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
三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操纵和管理数据库。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ybase,DB2。
四 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系统的定义: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的系统。
关于信息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 实体
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二 实体型
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由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三 实体集
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四 实体之间的联系
通常是指不同实体型的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类型。
关系模型中的基本概念
一 关系
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二 属性
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
三 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
四 元组
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五 码
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惟一确定一个元组。
六 分量
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七 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三级模式结构和优点
人们为数据库设计了一个严谨的体系结构,数据库领域公认的标准结构是三级模式结构,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提高了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用户级对应外模式,概念级对应概念模式,物理级对应内模式,使不同级别的用户对数据库形成不同的视图。所谓视图,就是指观察、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范围、角度和方法,是数据库在用户“眼中"的反映,很显然,不同层次(级别)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是不相同的。
模式
定义:也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理解: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
② 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
③ 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
内模式
理解: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② 一个表可能由多个文件组成,如:数据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其目的有:① 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
② 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外模式
定义: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理解:①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
③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数据定义语言
定义:是SQL语言集中负责数据结构定义与数据库对象定义的语言,由CREATE、ALTER与DROP三个语法所组成,最早是由 Codasyl (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s Languages) 数据模型开始,现在被纳入 SQL 指令中作为其中一个子集。目前大多数的DBMS都支持对数据库对象的DDL操作,部份数据库 (如 PostgreSQL) 可把DDL放在交易指令中,也就是它可以被撤回 (Rollback)。较新版本的DBMS会加入DDL专用的触发程序,让数据库管理员可以追踪来自DDL的修改。.
数据操纵语言
定义:数据操纵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用户通过它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即,数据在磁盘上怎样存储由DBMS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为什么数据库具有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
因为有了数据库,应用程序对数据的访问是要通过DBMS进行的,程序不能直接操作数据本身。而且DBMS提供了两层映像机制: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机制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来源:CSDN
作者:Onioan
链接:https://blog.csdn.net/lrx359641708/article/details/10457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