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步的想法,是广告系统分为四个阶段:广告的生产和投放计划,广告的实际投放,广告投放过程中和之后的用户操作行为数据收集和处理,以及接下来的大数据分析,整理出报告,用一些定量分析产生一些定性结论,从而达到对广告业务的反哺,广告商品的调整。
第一阶段,应该是先整理手头已有的广告资源,比如广告的投放载体(移动端,网页端),页面/位置(app首页,内页,banner,片区),时间(时长,哪个时间点,比如电视剧片头前,片中等等)。然后把这些产品按照不同的客户,打包成不同的套餐,有不同的价位,对外进行销售。当然,也会有一些定制型的需求。这些套餐和需求,产生投放计划:某个时间,在某个地方,播放某个广告(有可能是视频或者图片广告)。
第二阶段,广告的实际投放,通过调用相应的接口,返回符合当前载体的广告播放计划,相关的广告ID和播放时间,由前端去控制加载广告,进行播放。
第三阶段,通过一些埋点,获取到用户的一些操作行为,比如点击,注册,播放时长,跳过等等。当然也包括一些用户授权过的设备等信息。
第四阶段,这些信息通过消息队列的方式,传递到数据收集系统,比如Kafka(考虑到数据量,要做服务集群),然后用数据库持久化下来。最后使用一些大数据工具,如Hive,HBase,ELK,进行数据清洗,筛选,统计,计算。甚至可以做一些标签,反应出哪些用户对哪些广告具有偏好,为商业化服务。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3412738/blog/317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