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Code 与 equals (重要)
面试官可能会问你:“你重写过 hashcode 和 equals 么,为什么重写equals时必须重写hashCode方法?”
hashCode()介绍
hashCode() 的作用是获取哈希码,也称为散列码;它实际上是返回一个int整数。这个哈希码的作用是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hashCode() 定义在JDK的Object.java中,这就意味着Java中的任何类都包含有hashCode() 函数。
散列表存储的是键值对(key-value),它的特点是:能根据“键”快速的检索出对应的“值”。这其中就利用到了散列码!(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对象)
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我们先以“HashSet 如何检查重复”为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当你把对象加入 HashSet 时,HashSet 会先计算对象的 hashcode 值来判断对象加入的位置,同时也会与其他已经加入的对象的 hashcode 值作比较,如果没有相符的hashcode,HashSet会假设对象没有重复出现。但是如果发现有相同 hashcode 值的对象,这时会调用 equals()方法来检查 hashcode 相等的对象是否真的相同。如果两者相同,HashSet 就不会让其加入操作成功。如果不同的话,就会重新散列到其他位置。(摘自我的Java启蒙书《Head first java》第二版)。这样我们就大大减少了 equals 的次数,相应就大大提高了执行速度。
通过我们可以看出:hashCode() 的作用就是获取哈希码,也称为散列码;它实际上是返回一个int整数。这个哈希码的作用是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hashCode()在散列表中才有用,在其它情况下没用。在散列表中hashCode() 的作用是获取对象的散列码,进而确定该对象在散列表中的位置。
hashCode()与equals()的相关规定
如果两个对象相等,则hashcode一定也是相同的
两个对象相等,对两个对象分别调用equals方法都返回true
两个对象有相同的hashcode值,它们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因此,equals 方法被覆盖过,则 hashCode 方法也必须被覆盖
hashCode() 的默认行为是对堆上的对象产生独特值。如果没有重写 hashCode(),则该 class 的两个对象无论如何都不会相等(即使这两个对象指向相同的数据)
package basicJavaMethod;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HashCod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自动生成的方法存根
Person person1 = new Person("TUCJVXCB","18");
Person person2 = new Person("TUCJVXCB","18");
Map<Person, Integer> hashMap = new HashMap<>();
hashMap.put(person1, 1);
System.out.println(person1.equals(person2));
System.out.println(hashMap.containsKey(person2));
System.out.println(person1.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person2.hashCode());
}
stat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String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obj instanceof Person) {
Person person = (Person) obj;
return ((name.equals(person.name)));
}
return false;
}
/**测试*/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name.hashCode();
}
}
}
不重写 hashCode()输出
true
false
118352462
1550089733
重写 hashCode()输出
true
true
484724041
484724041
来源:CSDN
作者:yicai168
链接:https://blog.csdn.net/yicai168/article/details/1043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