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微博OAuth2框架解密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20-01-09 22:18:00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自从sina微博oauth2出来以后, 第三方集成开发简单了很多. Oauth2不像oauth1一样需要后台httpclient请求那么麻烦, 一切都可以在前台使用ajax实现了. 很多人觉得蹊跷, 对于一个第三方应用, 如何不走后台,而在前台使用ajax, 来获取access token? 又如何向sina发起get或post请求? 这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当属跨域问题. 这篇文章将彻底解决这些疑问.

OAuth

OAuth为一种授权认证机制. 它牵扯到服务提供方(sina weibo), 用户, 第三方应用(比如糗事百科).  第三方应用想方便用户可以在它的应用里面直接访问自己的weibo信息,还可以把第三方的信息发送到weibo, 比如转发糗事到sina weibo. 实现这个功能, 首先需要第三方应用拥有用户和sina的授权. 在拿到授权以后,第三方应用才能实现集成功能. 为什么不直接给第三方用户密码而用授权机制, 这种问题就不罗嗦了.

拿糗百为例,授权的过程为: 
1, 糗百打开一个window或iframe, location指向weibo oauth授权界面.
2, weibo授权界面是在sina的域名下,是由sina的服务器控制的. 授权界面要求用户填写sina的账户,并确认授权.
3, 用户确认以后, 请求发回给sina. sina产生一个access token, 并发回给糗百. OAuth1使用httpclient, OAuth2使用跨域方法.
4, 糗百保留用户的access token.
5, 用户在糗百发起分享糗事到sina, 糗百将糗事和access tokent一并发给sina. OAuth1使用httpclient, OAuth2使用跨域方法.

以上就是授权过程. OAuth1使用类似httpclient的方法与sina交流. 这没有什么疑问,我就不多讲了. access token的产生和验证也不是本文要讨论的. 本文要讨论的是, OAuth2中实现的疑惑. 第三方应用是如何通过跨域方法拿到sina的access token的? 它又是如何通过跨域方法向sina发起get或post请求的?

window.postMessage与window.name

在讲sina的框架的之前,先熟悉两个常见的跨域方法. window.postMessage和window.name.

两个window或iframe之间,只要能拿到对方window的句柄,就可以向对方发送消息. 方法为

otherWindow.postMessage(message, targetOrigin);

如果对方注册了事件监听就可以收到message.

if (window.addEventLister) {
  window.addEventLister("message", function(message){});
} else {
  window.attachEvent("onmessage", function(message){});
}
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在两个不同域的window之间相互传递信息.

因低于IE8的IE浏览器是不支持postMessage,所以还可以使用window.name来传值. 如果写的复杂,则可以使用window.name来模拟postMessage的功能. window.name的局限是,只有同域下才能相互访问window.name,所以使用window.name来跨域传值,要花费不少功夫. 

window.name跨域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代理页面. 比如domain A下有a.html, domain B下有b.html. a.html如何传值给domain B呢? a.html可以先创建一个iframe, 然后赋予新iframe的contentWindow.name一个message. 然后,将iframe的src指向domain B的代理页面b-proxy.html. 这时候,b.html可以访问b-proxy.html的window.name获取message. 监听window.name变化可以使用setInterval来轮询.

sina weibo就是使用的上面方法. 首选postMessage, 如果不支持postMessage, 则使用window.name.  由于其js写的太复杂,压缩以后更加难看.所以我一直没看明白它是如何使用window.name的,但原理跟上面是一样的.

Weibo oauth2 框架

首先看图

1,  第三方应用首先在sina处申请SDK的使用. 从而获得一个JS的引用地址. 
2,  第三方将JS的引用放入自己的页面, 看黄色的"Weibo javascript".
3,  (授权过程没有画在图上) 当第三方想得到用户授权的时候, 调用WB2.login()函数. weibo js弹出一个window, window的location指向sina的oauth2资源. 用户在window中输入用户密码,提交到sina, sina返回一个自关闭页面. 自关闭页面在关闭前,会将带回来的access token用window.opener.postMessage()的方法传回给weibo js所注册的message监听方法. 然后weibo js得到access token, 将其存入第三方应用的cookie下.
4,  第三方应用开始通过Weibo js向sina发起资源请求.
5,  Weibo js首先创建一个iframe, iframe中引入了sina client js. 此iframe跟第三方页面同源.
6,  Client js又创建了一个iframe, iframe的src指向sina xd.jsp, 并引入了sina的xd.js. 
7,  xd.js跟sina同源, xd.js发起带有access tokent的XMLHttpRequest, 从sina得到资源.
8,  xd.js通过postMessage或者window.name的方式回传给正在监听等待的client iframe.
9,  client iframe js再回传给weibo js.
10, weibo js调用第三方页面的callback函数,并把获得的资源传给它.
11, callback分析资源,显示在页面上.

为什么使用client iframe? 去掉它好像也可以的样子. 我说下对client iframe的猜想, sina不想暴露太多的接口. weibo js就像接口, 尽量短小精悍. 将复杂的逻辑处理放在动态创建的client js里面. 其次,由于某些低版本的浏览器不支持postMessage, 所以需要使用window.name来模拟postMessage功能, 需要使用代理,我怀疑client iframe就起到一个代理功能. 不过他们的代码本身写的就结构庞大,使用了大量的闭包,再用工具对js压缩了一遍,实在是看不清楚他们如何使用window.name的. 万变不离其宗吧.

易学教程内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或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欢迎反馈
该文章没有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点击提问,说说你的问题,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