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用思维导图的,可能是刚开始工作不久就开始用了。我只记得刚开始是看到思维导图的介绍,觉得功能强大又很有趣,就慢慢开始尝试,然后习惯,然后就离不开了。前不久又买了一本思维导图的书《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里面有一段话我很赞同:
制作思维导图是将画在中央的主题逐渐细化分解的过程。先把从主题延伸出的粗线(主支)分解成中等粗细的线条,再把每跟线条继续分解成细线,然后再把他们分解得更细……制作思维导图就是分解步骤的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透彻地分析一个主题。不仅如此,把所有内容都画在一张纸上,可以纵观全局,还能注意到信息之间的联系。
不久前老婆做了关于数据可视化的培训,我有帮忙整理资料,发现她虽然见识过各种图表,但对思维导图了解甚少(毕竟和数据没什么关系)。回想起来身边用思维导图的确实很少见,可能了解思维导图的人还比较少 ,写这篇文章除了是介绍一种好用的工具,主要也是写给老婆,希望对她工作有帮助吧。
2. 用什么软件
很久以前我使用过一段时间破解版的MindManager,虽然功能强大,但其实个人使用时用不到那么多功能。后来我使用免费版的Xmind,免费版只是缺少一些专业功能(甘特图、导出Word等),反正核心功能够用就好,必要时升级到付费版本也不贵。
最近几年一些在线的脑图软件也十分好用,如 百度脑图 - 便捷的思维工具 和 ProcessOn - 免费在线作图,实时协作 (网速关系不太用国外的。)
可惜没有微软的工具,这种充满“生产力”“学习”“商业技能”等标签的工具应该是微软最喜欢的,还好Office365商店里有也有不少思维导图的插件。
3. 什么时候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这本书中,思维导图在生活学习工作方方面面大展拳脚,简直无所不能,让人大开眼界。我自己的话,虽然在决策、架构等方面也用得也不少,不过用得最多还是学习和排程。
3.1 在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
我常常想如果求学时期就学会了使用思维导图,学习应该会轻松很多。无论什么知识,都符合思维导图“围绕一个主题,层层展开,相互联系”的特征。比起普通的笔记,思维导图对理解和整理知识点很有帮助。最重要的是思维导图为学习引入了一种趣味。最近觉得思维导图对学习历史尤其有用,例如下面是最近学习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笔记:
3.2 用思维导图整理排程
其实也不是经常用,大部分情况下Todo是一个List,或者用四象限的方式管理,不过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混乱的,并不可以顺序执行。下图是我最近一个星期的排程(工作部分为虚构),因为最近新项目启动,周末又安排了活动,正好又碰上了几件私事,整个星期工作和生活的安排都很混乱,这种时候最适合用思维导图整理下排程。每天一早我会检视已完成一部分的工作,在准备当天做的工作打上“未启动”的标记,当工作完成后再更改标记。 这样根据整个思维导图的颜色我可以清楚整个星期的进度,以及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当然最后还是会转写到一个列表方便写每周的工作报告。)
4. 因为年轻而犯下的错
4.1 过度追去美观
为方便记忆和理解重点可以使用很多颜色或其它作图技巧,但目的应该是解决问题。过度追求美观,试各种模板,浪费了大把的时间,最后才发现还不如默认模板好看。
4.2 以为思维导图是万能的
各种思维导图的书都把思维导图夸到无所不能,其实很多时候还是Excel或OneNote更好用,或者要配合使用。就连上文说的时间管理,这种做法没办法给一组任务设定期限及提醒(也许升级到Pro可以),通常我都是用思维导图整理完混乱的排程后,如果有重要的事件会在Microsoft To-Do中添加一条有截止日期和提醒的To-Do,不会完全依赖思维导图。
4.3 以为思维导图只能有一个中心主题
思维导图强调要有一个中心主题,其实大可不必,用得更自由也不算错。例如下面是我制作的楚汉争霸思维导图,虽然没有中心主题,但脉路还算清晰,而且又好玩。无论工作还是学习,开心还是很重要的。思维导图的一个特点是富含乐趣,做起来不要太过死板。
4.4 过于复杂或过于详细
思维导图有“1分支1词语”的规则,即每个分支都是一个词语,不能是一个句子。虽然我觉得不必严格遵守,但现在我也很赞同不要将思维导图弄得太详细,太复杂。有时越详细的句子越限制想象力。
5. 我喜欢的小技巧
分享个小技巧,我读书时很喜欢将所有目录章节输入到思维导图,再在各个章节上做笔记。人手一个个标题输入太费时间,很多时候我都是直接从豆瓣上复制整个目录到文本文件,用Tab做二级标题的缩进,然后再粘贴到XMind里。下面这个思维导图也才花了几分钟:
6. 延伸阅读
文章开头提到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这本书是最近买的,这并不是我都的第一本思维导图的书,但应该是印象最深刻的,大力推荐。不仅内容让我大开眼界,而且还很实用。可惜插图的文字是手写体,潦草得几乎看不懂,难道这就是艺术?
7. 结语
虽然开始实用思维导图好多年了,偶尔还会发现新的用法。例如前两年看某小说学会了“任何时候总是存在三个选项”这个想法,当遇到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时我会在思维导图上随便列三条路线,最终通常都会得出以下结果之一:
- 在三条路线中选出最好的作为解决方案。
- 也有可能是三条路线的组合应用。
- 全部行不通,但起码整理好行不通的理由,对提出问题的人(通常上司或同事或合作对象)有个交代。
得益于思维导图的简单,怎么用、用成什么样完全看个人的发挥,这篇文章也只是结合自己的经验介绍些入门的知识,希望对探索思维导图有所帮助。
8. 参考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 (豆瓣)
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真的有效吗?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dino623/p/XMi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