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夯实基础,融会贯通
会考地理内容,事实上包括了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这三大部分。这些内容,学生已经分别学过,因此不能说十分陌生,但由于相隔时间较长,加之当时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大部分知识都已经淡忘,所以,必须进行系统学习。但是如果按照原来教材的顺序,一小块一小块地讲,显然不行。对此,我在带领学生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在讲到大洲和大洋的内容时,适时融入一些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而当讲到世界区域地理内容时,再复习大洲和大洋的知识加以巩固,这样前后知识既可融会贯通,便于记忆,又可增加兴趣,降低难度。
例如:当讲到中国地形的时候,可补充说明,青藏高原上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而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都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的结果。这样就把中国地形的有关知识和板块构造学说联系起来。经过这样的前后衔接融会贯通地学习,每个知识系统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二、形成网络,纵横交错
当进入第二轮复习的时候,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将整个教材的知识点理清,连点成线,力争做到高屋建瓴,形成网络。当然这张网可以是一张沿着知识脉络的纵网,也可以是针对某一问题的横网。但是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网络构建,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和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并注重学生的复习反馈出来的信息,随时作好调整。
例如:在完成前两轮复习后,我要求学生做一张横网,即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点进行对比。事实上,就某一气候类型而言,它也是一张从气候分布到气温和降水特点分析的纵网,真可谓纵横交错。通过这样的作业,可以体现学生的智慧和创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精选练习,举一反三
谈到会考复习,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题海战术,甚至盲目押题、猜题,以为这样总会熟能生巧,说不定瞎猫还能碰上死耗子,其实不然,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很多宝贵时间和精力,反而事倍功半,甚至遇到有些做过的题目仍然出错,越做脑子越乱。因此精选高质量的试题和对每份试卷进行深刻剖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每次考试结束后,我都认真分析统计,对于每位同学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试卷分析中能有的放矢,点中要害,并尽可能借题发挥,举一反三。就拿选择题来说,它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其他三个答案为什么不对,它们错在哪里,这样,一道题就变成了几道题。
例如有这样一道常见的选择题:下列地理现象中,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日月星辰的每天东升西落;B四季更替;C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D不同经度地区地方时的形成。这道题多数同学都能答出来B,但A、C、D是由于什么产生的?地球公转还会产生哪些现象?补充上这些问题后,那么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就变成了多个问题,并且复习的知识点也增多了。
对于一道典型的综合分析题,教师可以针对同一幅图,换一个或多个角度出题目,同时还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设计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简单的“对答题”,还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四、归纳总结,查漏补缺
会考复习进入最后阶段,有的同学自我感觉良好,心存惰性;有的同学觉得问题很多,无从下手。这时,如果教师单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盲目备课、上课,肯定事与愿违。因此,可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弱点,查漏补缺。我要求学生结合平时练习、测验,各写出自己最薄弱的和最有把握的几个知识点,我则对其中比较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个别辅导。
例如:学生普遍对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以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内容掌握不好,而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认识普遍感觉良好。事实上“查漏补缺”的过程也是同学们对自己重新认识,再次提高的过程。这在最后的复习阶段相当重要。
通过几轮复习,教师和学生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信任和好感。那么,作为教师应以人为本,让他们保持一种热爱地理的兴致,并将兴趣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地理的动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多给学生一些关爱和信任,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或有点自卑心理的学生,要经常找他们谈心,更要不断地给他们打气,并尽量寻找机会在班里表扬他们。这样,就会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热爱学习地理,并在会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