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研工作者而言,发表学术论文,阅读文献是最基本的技能。今天我总结了几个牛人博士的文献阅读经验,希望能让你有所思考和感悟。
①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
需要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关键信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关键信息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关于写文章的语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忆,就不容易忘记。这里建议英语不强的同学使用之前说过的AI写作助手,从首页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有400万的语料,相信这个工具对提高写作效率会大有帮助。
②
先看综述,先读综述
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