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复习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用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系统资源受限的系统-面向特定应用的 大多要求低功耗 要求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有实时约束 需要专用工具和特殊方法 开发工具和方法: 资源有限,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产品发布后用户也不能对软件进行修改,必须有一套专门的开发环境。 专门的开发环境包括专门的开发工具(设计、编译、调试、测试等工具),采用交叉开发的方式进行。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重要指标: 实时性(中断响应时间、任务切换时间等) 尺寸(可剪裁性) 可扩展性(内核、中间件) 微处理器结构: 嵌入式操作系统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是操作系统的基础,它定义了硬件与软件的界限、内核与操作系统其他组件的组织关系、系统与应用的接口。 体系结构是确保系统的性能、可靠性、灵活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的关键。 目前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可分为: 单块结构 层次结构:硬件无关层、硬件抽象层、硬件相关层 微内核结构 ucos:一种专门为嵌入式设备设计的,基于优先级的可抢占式的硬实时EOS内核 实时系统的要求: 计算的逻辑正确性 产生结果的时间 硬实时:系统要确保最坏情况下的服务时间,对于事件的响应时间的截止期限无论如何都必须得到满足。 软实时:从统计的角度来说,一个任务能够得到有确保的处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