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db

MongDB简单介绍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20-03-24 23:51:32
  Mongdb 非关系型数据库,我们经常用的基本都是关系型数据库,比如 mysql,oracle 等等,这里我们先讲一下关系型数据库和菲关系型数据库各自的一个优势,如下图所示: 之前的项目中用到 mongdb 的地方主要是存储一些动态信息及图片等等,关系型和非关系型的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非关系型数据库没有关系型数据库的字段类型这一限制,存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查询数据比关系型数据库会快上许多,但是 mongdb 对内存的要求是很大的!因为其使用的是内存映射存储引擎,它会把数据文件映射到内存中,如果是读操作,内存中的数据起到缓存的作用,如果是写操作,内存还可以把随机的写操作转换成顺序的写操作,总之可以大幅度提升性能。 MongoDB 并不干涉内存管理工作,而是把这些工作留给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管理器去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 MongoDB 的工作,但坏处是你没有方法很方便的控制 MongoDB 占多大内存,幸运的是虚拟内存管理器的存在让我们多数时候并不需要关心这个问题。所以追求查询速度存储图片,视频等等存在非关系型数据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有好处跟定也有弊端,非关系型数据库不适合海量数据的持久存储,海量数据的永久存储还是关系型数据库比较好!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oyliuc/p/7079194.html

koa2 mongdb 做后端接口的小demo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现在前端全栈里面有一种技术栈比较火 前端使用 vue 或者react 后端使用 koa2 mysql数据库 或者mongdb做数据储存 但是基本这样的全栈教程 都要收费 收费就收费吧 但是 有没有遇到非常好的教程 于是 准备硬着头皮看别人项目的源码 自己摸索 一步一步完成 koa + mongdb的后端学习 下面就写一个很简单的koa + mongdb 的数据库写入 var mongoose = require('mongoose') var Schema = mongoose.Schema; mongoose.connect('mongodb://localhost/m_data') //m_data是我的数据库名字 需要自己创建 mongoose.connection.once('open',()=> { console.log("[mongoose]mongdb is start"); //监听启动 }) var userSchema = new Schema({ //建表 username: { type: String }, password: { type: String }, call: { type: Number }, email: { type: String } }) var user = mongoose.model('User',userSchema);

mongdb_插入文档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19-12-02 15:46:40
插入一条简单的文档 插入一条复杂的文档 插入多条文档 用变量方式插入文档 有序插入多条文档 自定义写出错确认级别(含insert命令出错返回对象显示) 简化的插入命令 1. 单条插入 2. 多条插入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unan-Ki/p/11752376.html

Nosql数据库教程之初探MongoDB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1-28 10:38:56
日期:2012/01/16 来源: GBin1.com 大家都听说过nosql解决方案吧?现在是web开发中很流行的技术。 是不是也有听说过MongoDB? 你是不是准备好了来学习一下web开发中最酷的技术之一MongoDB? 在这个系列教程中,我们将介绍帮助大家了解MongoDB,让大家能够像Mysql一样熟练的应用MongoDB到web开发中去。 希望大家喜欢! 为什么使用MongoDB? 在面对对象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都被鼓励尝试将逻辑的模型应用到代码开发中去,因此我们使得代码在概念上更加容易理解。当我们需要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最好能够清晰的看到逻辑操作的互动及其信息的处理。 那么假设如果你可以将需要使用的程序化模型直接保存的话呢?如果你可以直接保存它们而不需要保存数据库中表里面的一行一行数据呢? 学习MongoDB,你就可以实现这个功能! 在这个教程中,我们将学习基本的MongoDB,例如,创建,更新和删除数据库和记录,执行复杂的查询并且使用MapReduce来执行初级的数据挖掘。那么废话不说,我们现在开始! 查看原文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156697/blog/4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