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p

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开机一直黑屏解决方案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20-02-11 11:10:47
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开机黑屏处理办法 Windows安装虚拟机的时候发现虚拟机开机一直黑屏, 错误原因:可能是由LSP引起的 LSP(分层服务提供程序): LSP即分层服务提供商,Winsock 作为应用程序的 Windows 的网络套接字工具,可以由称为“分层服务提供商”的机制进行扩展。Winsock LSP 可用于非常广泛的实用用途,包括 Internet 家长控制 (parental control) 和 Web 内容筛选。 在以前版本的 Windows XP 中,删除不正确的(也称为“buggy”)LSP 可能会导致注册表中的 Winsock 目录损坏,潜在的导致所有网络连接的丢失。 LSP就是TCP/IP等协议的接口.LSP用在正途上可以方便程序员们编写监视系统网络通讯情况的Sniffer,可是现在常见的LSP都被用于浏览器劫持。 另外,LSP是指一个FEC在MPLS网络中经过的路径称为标签交换路径LSP(Label Switched Path),是从入口到出口的一个单向路径。 “浏览器劫持”或者“分层服务提供程序”。某些间谍软件会修改Winsock 2的设置,进行LSP“浏览器劫持”,所有与网络交换的信息都要通过这些间谍软件,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监控使用者的信息。著名的如New net插件或WebHancer组件

hcnp-静态LSP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01-26 18:18:00
静态LSP的配置与管理 静态LSP的优点是不使用标签发布协议,不需要交互控制报文,资源消耗比较小;缺点是不能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需要逐条手工配置,只适用于规模小,拓扑简单,稳定的网络。 配置要点: (1)入节点需要指定LSP的目的IP地址(通常是LSP出节点担当LSR-ID的LoopBack接口IP地址)和下一跳,但只需要配置出标签 (2)中间节点需要配置入接口和下一跳,以及入标签和出标签 (3)出节点需要配置入接口和入标签 (4)需要创建双向LSP 主要配置任务:配置LSR ID,使能MPLS,建立静态LSP。注意使用的标签空间为16-1023。在创建LSP之前,也需要配置单播路由或者IGP以保证各LSR网络层互通,以便在创建静态LSP时所指定的下一跳是可达的。 <huawei>sys [huawei]mpls lsr-id 1.1.1.1 #配置lsr-id [huawei]mpls #全局使能mpls [huawei]int g0/0/0 [huawei-g0/0/0]mpls #接口使能mpls [huawei]static-lsp ingress lsp1 destination 1.1.1.1 24 nexthop 2.2.2.2 out-label 100 #配置入节点的LSP [huawei]static-lsp transit lsp1

网工提款机---MPLS技术进阶篇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2-28 23:43:37
静态LSP的详解 静态LSP的特点: 不使用标签发布协议(LDP),不需要交互控制报文,资源消耗比较小; 通过静态方式建立的LSP不能根据网络拓扑变化动态调整,需要管理员干预。 静态LSP适用于拓扑结构简单并且稳定的网络。 实战模拟实验 R2: static-lsp ingress R2_R5 destination 5.5.5.5 32 nexthop 23.1.1.3 out-label 100 R3: static-lsp transit R2_R5 incomin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n-label 100 nexthop 34.1.1.4 out-label 200 R4: static-lsp transit R2_R5 incomin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n-label 200 nexthop 45.1.1.5 out-label 300 R5: static-lsp egress R2_R5 incomin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n-label 300 检查如下 测试如下: 动态LSP的详解 动态LSP通过LDP协议实现对FEC的分类、标签的分配及LSP的建立和维护等操作。 动态LSP的特点: 组网配置简单,易于管理和维护;

Liskov替换原则(LSP)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19-11-29 20:58:39
OCP背后的主要机制是抽象和多态。在静态类型语言中,比如C++和Java,支持抽象和多态的关键机制之一是继承。正是使用了继承,才可以创建实现其基类中抽象方法的派生类。 是什么设计规则在支配着这种特殊的继承用法呢?最佳的继承层次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怎样的情况会使我们创建的类层次结构掉进不符合OCP的陷阱中去呢?这些正是Liskov替换原则(LSP)要解答的问题。 1. 定义 对于LSP可以做如下解释: 子类型(subtype)必须能够替换掉它们的基类型(base type) Barbara Liskov首次写下这个原则是在1988年: 这里需要如下替换性质:若对每个类型S的对象o1,都存在一个类型T的对象o2,使得在所有针对T编写的程序P中,用o1替换o2后,程序P行为功能不变,则S是T的子类型。 想想违反该原则的后果,LSP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假设有一个函数f,它的参数为指向某个基类B的指针或引用。同样假设有B的某个派生类D,如果把D的对象作为B类型传递给f,会导致f出现错误的行为。 那么D就违反了LSP。 2. 一个违反LSP的简单例子 对于LSP的违反常常会导致以明显违反OCP的方式使用运行时类型辨别(RTTI)。这种方式常常是使用一个显式的if语句或if/else链去确定一个对象的类型,以便于可以选择针对该类型的正确行为。 class Point { doubl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