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LB--负载均衡和高可靠
1、负载均衡典型应用场景,外网、内网、私网公共服务。 典型场景: (1)用户通过公网访问数据中心的ftp、web、https服务器。 (2) 在数据中心内部东西向访问其他服务时,例如,访问其他虚拟机、DNS等公共服务。 (3) 通过专线或者ipsec vpn访问数据中心内部服务时。 2、常见的负载均衡的技术 硬件实现(2/3层):链路聚合、等价路由。 软件实现(4/7层):LVS、nginx/haproxy、 DNS负载均衡:公网智能分配目的ip GSLB、内网DNS解析公共服务。 3、LVS的3种模式:NAT、DR、TUNNEL。 NAT: 特点,流量来回路径一致,都要经过负载均衡器,通过DNAT转换,将目的ip修改为后端VM的ip,目的MAC修改为后端VM的MAC地址。 缺点:当回程流量很大时,负载均衡器本身容易成为瓶颈。改进方案,使用DR模式。 DR:特点,回程路径直接回到客户端。不需要NAT,后端服务器都需要配置环口ip为VIP,并且配置不响应VIP的arp请求。同时要求LVS分发器和后端VM在相同网段内,这个模式是主流。 缺点:要求后端VM和LVS分发头在相同网段。改进方案:LVS + haproxy. 隧道模式:特点,负载均衡器和后端虚拟机不是直接相连,通过隧道打通,要求双方都要支持IPinIP协议。 LVS + haproxy: 怎么解决跨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