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创业公司

用商业模式改变世界(上)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20-04-04 21:02:29
在硅谷,“改变世界”是一种普遍的信仰和创新创业的源动力,硅谷改变世界的利器是新的商业模式。 思科的“收购及开发”成为其不断引领技术和市场的商业模式关键,也成为其创新力的来源。思科年均要进行 15 次以上的收购,一次收购往往要考察10 家以上的目标公司,从而保证了兼并的质量。思科还鼓励其公司内部成员离开公司创业,并因此发明了一个新词:spin-in (内部衍生)。 思科的这种“收购及开发”模式的本质是利用模块经济优势,并使之成为硅谷地区网络设备领域的产业组织者。“收购及开发”的商业模式事实上鼓励着大量小企业沿着思科的技术体系各自独立开发细小的应用模块,以期开发成功后被收购。在这个过程中,思科的技术体系实际上成为不同创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和“参照系”,而大量应用模块开发的风险与成本则由众多竞争中的小公司及其投资人承担了。 “改变世界”一直就是苹果公司的内在基因,但即使是在硅谷,也没有哪家公司能像苹果公司这样,30多年来始终如一家初创公司一样保持创新,让整个世界为之疯狂。 苹果推出的iTunes平台的本质是一个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半开放的软件营销平台。在2001年iPod刚刚推出时,销量并不如意,但随着iTunes在iPod上的应用,iPod的销售迅速飙升。这首先得益于iTunes的知识产权保护特性。在此之前,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的音乐播放器,但其中播放的都是盗版音乐

硅谷产学研的创新循环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20-03-23 14:56:49
在现代社会形态形成的几百年历史中,大学与产业界在分化的体制轨道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目标、结构和文化,有关大学与产业合作的种种争议无不缘自于此。今天当知识和技术逐步取代了自然资源和简单劳动力资源而成为首要的创造财富的源泉时,产业界与大学间的密切合作成为必然。硅谷地区的大学和产业界最早感知了这种变化,并逐渐形成了产学研间的创新循环。这种创新循环,一方面体现在创新的要素(包括人、知识和技术、资金)在大学和产业界之间的双向流动,另一方面更为突出的则是形成了弥漫在大学和产业之间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这是其他地区可以效仿硅谷种种具体的行为模式,却在短时间内难以追赶奏效的根本原因。 从资金循环来看,硅谷的产业在获得来自大学的研究成果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向大学提供了丰厚的回馈。例如斯坦福工业工程系为了探索实践绿色环保的前沿技术,花费1.2亿美元打造了一栋节能大楼J2E2,雅虎公司创始人杨致远个人就捐献了5千万美元。在回馈母校的同时,也施加了其个人偏好对斯坦福的教学科研方向的影响。 风险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也极其依赖这些在技术最前沿的学者的咨询意见以帮助进行投资;而这些学者也会利用其对风险投资的影响力帮助初创企业获得融资。例如,在谷歌创业的过程中,其创始人的导师—— 拉吉夫·莫特瓦尼(Rajeev Motwani)不仅仅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创业上的推动和鼓励,也在联络

PMF:为何硅谷大神把它念奉为创业公司“唯一重要的东西”?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20-01-11 23:20:15
听说过“精益创业”(Lean Startup)的人都知道最小化可行性产品(MVP, Minimal Viable Product)的理念——即通过一个最小化、却可以满足核心需求的产品来测试市场的反应。MVP背后的核心原则就是减少时间成本。 但在互联网行业,很多创业者把精益创业等同于自行开发MVP,然后快速试错。 事实是,产品仅仅是将一个创意变成结构化、自动化服务的工具。在你将创意变成自动化服务之前,你应该做的是首先通过人工的方式来确定你的创意是否可行,即寻找Product-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同样也是精益创业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换句话说,在你决定在开发一个自动贩售机在地铁里卖饮料前,请先站在地铁里卖一个星期的饮料看看是否有人买单。这个道理听上去简单,但太多的创业者将这两步颠倒了过来。 “初创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两部分:找到产品-市场匹配之前,和找到产品-市场匹配之后”——马克·安德森(阅项目无数的著名连续创业家、风险投资家、硅谷大神) PMF是什么? 产品-市场匹配(Product-market fit,PMF)虽然是精益创业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不明确的一个概念。2007年,马克?安德森在他的博客里创造了这个概念,并定义为:“在一个好的市场里, 能够用一个产品去满足这个市场”。 简而言之,就是市面上有千万种产品,也有千万种市场需求,而这两者重合的地方

嗜血的硅谷与Hygge的欧洲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19-12-02 14:51:52
  听到太多抱怨工作累,加班多,996的声音。我们是否从底层来理智的分析这一过程。那些抱怨加班多、996的人有多少离开了那个让他发声的工作,去找一份轻松悠闲的工作度日?      image      我们是一边抱怨着工作,一边担心着离开(被辞退);一边选择了高薪,一边又对它怀着不满。      生活只有选择,没有对错,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抱怨,一往直前。      我们听到了声音,但没去思考声音的来源。这些声音又来自什么样的群体?是那些年薪百万的人发出的,还是努力奔向年薪百万的奋斗者发出的,还是那些本想安于现状,却被裹挟着前进的人发出的?      可能你我都知道,那些忙于事业的人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去抱怨。那些成功的人偶尔抱怨一下996或许只是想说:“我挣钱也不容易,你可别向我借钱”。你却信以为真了。      Hygge的欧洲生活      Hygge一词来源于丹麦,没有具体的解释,但如果非要找一个词来形容,那可以理解为“舒适”。它是一种心态:特意选择各种能使自己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      image      窝在床上看书是Hygge的生活,躺在草地上晒太阳是Hygge的生活,骑自行车上下班是Hygge的生活,漫无目的的散步是Hygge的生活,悠闲的喝着咖啡是Hygge的生活,去航海去垂钓是Hygge的生活,与朋友相聚是Hygge的生活……      image     

2018“硅谷技划”随笔(二):中美差距与硅谷的秘密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1-26 01:43:26
【题记】第三次来到硅谷,“朝圣”的心态越来越淡,这显然与中国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产业密不可分。但同样的,当你心态越发放平,你反而会越发感觉到硅谷的“可怕”和深不可测…… 2018年“硅谷技划”的日期虽然早早就定下了,但我们未曾想赶上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中美贸易大战一触即发的前夜,以及“中兴”事件的余波未了。有五六位本有计划同行的伙伴出人意料的未能通过签证,我们无法判定与此事有关;但一种情绪和疑问肯定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太平洋两岸如果真的发生贸易战争,到底会怎样?飞速发展40年、已经稳居全球第二的中国,在科技领域到底有没有和太平洋对岸的美国掰手腕的资格了? 带着这个小疑问,在2018“硅谷技划”的11场交流中,我自己和同去的各位伙伴,就类似问题展开了不少的讨论。中间过程不多说了,直接向大家介绍我自己的感受和总结。 一、中美竞争?抱歉,在IT领域这还是个伪命题 估计我如果用这个标题写一篇文章发表在公众新媒体上会被骂惨,但抱歉,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 最近几年,中美IT水平的对比和竞争成为热门话题。尤其是2017年“互联网女皇”发布的《2017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从7个方面(移动支付、电商、搜索、共享单车、网络广告、人工智能、云和大数据)进行中美发展的对比,得出的结论是3个领域(移动支付、电商和共享单车)中国全面超越,搜索中国正在反超,2个领域(网络广告和人工智能)美国略微领先

2018“硅谷技划”随笔(三):人工智能火热背后的真正温度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1-26 00:45:27
【题记】2018年的51CTO“硅谷技划”,老杨给自己定了一个调研的话题,那就是了解人工智能的真正发展现状。它真的是一个时代吗?还是一个伪命题? 说起“人工智能”这几个字,如果你说你不熟悉、不关注,那基本上就没办法在IT这个圈子里混了;但如果问起人工智能的具体含义,我想就会有不少人就不一定了解了。除了AlphaGo、神经卷积网络、看图识猫以及自动驾驶、智能音箱这些“段子”或者名词之外,我们真的了解人工智能吗?——当然,其实我也差不多。 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技术原理我们可以不了解,但我关心的是,在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兴起和无奈沉寂的波折之后,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究竟会有怎么样的改变?从AlphaGo一棋天下知到现在过去了2年多,人工智能到底有了什么样的真正应用?在如火如荼的市场狂潮背后,人工智能的温度到底如何? 所以,2018年的51CTO“硅谷技划”,除了正常议程,其实老杨给自己定了一个调研的话题,那就就是了解人工智能的真正发展现状。本文就介绍这方面的感受。——其实本来还有一个,那就是区块链,但事实上此行没有得到太多有效的信息,看来这个话题只能以后找机会再说了。 一、基本结论:人工智能只不过是刚出炉的钢材 老规矩,咱不玩虚的,先说结论再分析——多说一句,老杨2018“硅谷技划”日记这样文章结构的目的是,文章有点长,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如果你对老杨的结论不感兴趣那就别多花时间。

2018“硅谷技划”随笔(一):再论中美员工福利巨大差距的背后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19-11-25 23:48:16
第二次的“硅谷技划”,首站是去年曾经到访过的Airbnb(中文名爱彼迎;也许是因为发音比较麻烦,硅谷人喜欢简称“AB”)。 时隔一年多故地重游,Airbnb越发的显示出互联网新贵的气势:Barnaan街888的总部,5层楼已经被Airbnb全数收入囊中,临近的999号也已经全部入住,听说还有附近一座楼(楼号估计也不错)即将投入使用。当然,设施、装修、餐饮等标准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不了解的诸君可以参考老杨去年的游记,或者自行查询,别太羡慕就好)——就算这样,中午用餐的时候接待我们的朋友还吐槽说Airbnbn的午餐太难下咽,不如我们下午将要造访的Twitter。 细节不再赘述,总之一个与去年类似的问题再次萦绕心间:美国总体对员工的高福利待遇及养老式的工作心态,为何依然能保持高速增长和持续创新?这种方式对比中国创业公司的苦逼环境,对公司总体业务运营的现在和未来,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影响?是否一定要用公司的高福利来“培养”公司的竞争力? 【2017相关方面的思考请参见 2017“硅谷技划”日记之四:我们究竟应该从硅谷学习什么? 】 孰对孰错?中美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差异浅析 先简单列举一下我看到的中美企业在员工管理和福利方面的差异吧: 首先,中美从公司老板到员工对办公室环境的期望迥异。 办公室的舒适是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基本要求,这种舒适是全方位的,大到公司地址的选择、办公室空间的预留